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0325社大筆記

中醫養生藥膳

20090325

清朝

1、徐靈胎→《迴溪醫案》

王旭高→《西溪屋書話夜語錄》

治肝病、肝病如龍←張仲景黃疸病即今日所謂的肝病

◎肝硬化效藥→大黃蟅蟲丸

◎醫林改錯藥方

●膈下逐瘀湯→肝硬化

●血府逐瘀湯→心血管疾病

●通竅活血湯→耳鳴、顏面神經麻痺

●少腹逐瘀湯→卵巢囊腫

(cystic ovary or PCOS)

Poly Cystic Ovary Syndrome

少腹逐瘀湯+大黃+大柴胡湯

證:1、座瘡

2、肥胖

3、停經→不孕

4、多毛

5、糖尿病

6、黑色素沉澱

●身痛逐瘀湯→全身痠痛

●補陽還五湯→中風

2、張璐→《張氏醫通》

天灸療法(小暑後的三個庚日→三伏貼)

《診宗三昧》

3、唐宗海→《中西匯通》

血證論→中風

4、張錫純→《衷中醫學參西錄》←北派

石膏派=Aspirin(Bokey 100mg治高血壓)←副作用→胃出血

鎮風熄肝湯 └→Enteric capsule腸溶衣錠→Omeperazole, Lansoperazole→治胃潰瘍、胃幽門桿菌(吹氣即可檢驗)

Novarsc高血壓藥

收縮壓←Na+, 舒張壓←Cl-

為什麼會高血壓?

┌→Stroke Volume x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 Cardiac output x Peripheral vessel resistance ↑心腎不交

腎缺氧分泌Renin血管增壓素→AngiotensinAngiotensin II

站立時只有1/5血量流到腎臟,所以晚上睡覺時要平躺(臥佛←心腎相交)

腎主恐、腎氣足則生長發育→降血壓藥也可以自腎經著手

5、惲鐵樵、惲子愉

維基百科補充: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D%AF

中藥(Chinese materia medica)原名生藥,滿清末年,將明清沿用已久通稱的生藥一詞(詳見生藥的解釋條目)改稱為中藥。

發展

近代中國的「中藥學」研究由於受到中國歷代本草內容記載的制約,因此「中藥學」的研究皆侷限在中國醫學理論裡所使用生藥的研究範疇,但由於近年來'中藥學'的研究方法採用了現代生藥學的研究技術,因此國際上多數藥學出身的學者皆將'中藥學'視為生藥學的研究分支。

最初人類對藥物的認識是與覓食活動緊密相連的。在原始時代,原始人通過採食植物和狩獵,逐漸瞭解這些植物和動物,有可以果腹,也有可以減緩病痛,有的則可以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漢朝以前

隨著文字的出現,藥物知識也有了文字記載。商代金文已有「藥」字。《說文解字》訓釋為:「治病草,從草,樂聲。」西周的《詩經》及《山海經》中已經記載了120多種藥物的產地、效用和治療性能。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已載方280餘首,所用藥物達240餘種。。長期以來人們習慣將本草作為中藥的代名詞。本草一詞始見於《漢書•平帝紀》。到了西漢晚期已有“本草”一詞來指稱藥學專著。現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雖托「神農」之名,實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有考證最後成書不晚于東漢末年(西元2世紀)。

魏晉南北朝時期

漢末以來醫家應用的藥物種類日漸增多,本草著作的數量和種類也大大增加。晉代葛洪《抱朴子》曾首載草藥一詞。重要的本草著作首推完成於西元500年、梁陶弘景所撰《本草經集注》。南朝劉宋時期雷敩著《炮炙論》,收錄了300種藥物的炮製方法,是中國的第一部炮製專著。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南北統一,經濟文化日漸繁榮,醫藥學也有較大發展。 唐顯慶四年(西元659年)朝廷頒行了由李勣、蘇敬等主持編纂的《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載藥844種,本書的完成依賴了國家的行政力量和人力物力,是中國第一部藥典性本草;比西元1542年歐洲紐倫堡藥典早出800餘年。並在日本古書《延喜式》還有「凡醫生皆讀蘇敬新修本草」的記載。

金元時期

張元素所寫的《醫學啟源》介紹了臟腑諸病用藥心法,奠定了臟腑辨證用藥理論。他在《珍珠囊》、《臟腑標本寒熱虛實用藥式》、《潔古刺諸痛法》中均倡導中藥歸經學說。[1]後來,李東垣的《用藥法象》與王好古的《湯液本草》都是探討藥性。

明朝時期

偉大的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年)歷時27年編成《本草綱目》(全書52卷,約200萬言,收藥1892種,附圖1100多幅,附方11000餘首)。

中藥的藥性主要有四氣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

四氣五味

四氣指寒熱溫涼四種不同藥性。寒涼藥一般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等功效,如石膏、知母;溫熱藥一般具有溫中散寒、補火助陽的功效,如附子、肉桂。

五味則是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味道。事實上,藥性的五味並不是指該中藥的真實味道,而是根據其藥效得到的。辛味能散、能行;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甘味能補、能緩、能和酸味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指降泄肺氣、胃氣鹹味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作用[3]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指中藥作用與人體的幾種趨向,是與疾病的病理趨勢相對而言的。一般而言,生浮藥具有升陽、發表、祛風、散寒、湧吐、開竅等向上向外的作用,如升麻、柴胡等;而沉降藥則具有清熱、瀉火、瀉下、利尿、消食、驅蟲、平肝、止咳平喘、收斂固澀向下向內的作用,如大黃、牛膝。

歸經

歸經是以臟腑經絡理論為基礎,以所治病症為依據,總結出的藥物的作用部位與範圍。

中藥的毒性

中藥的毒性,在廣義上泛指藥物的偏性,在狹義上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在《本草綱目》中將藥物的毒性分為“大毒”、“有毒”、“小毒”、“微毒”。中藥中的商陸、細辛、苦杏仁、何首烏、附子等有不良反應的毒性。

配伍

中藥的使用是十分講究配伍的,一般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藥物的不同特點,有選擇的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使用,這樣可以達到降低毒副作用,擴大提高療效,以適應複雜病情的需要。

中藥的配伍內容分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相反,被稱為“七情”。李時珍在其著作《本草綱目•序例上》總結為“藥有七情”,獨行者,單方不用輔也;相須者,同類不可離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惡者,奪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兩不相合也;相殺者,制彼之毒也。”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醫藥學的配伍禁忌,部分藥物混合使用,會增強其毒性反應或副作用,服用後會影響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這些藥物被禁止配伍使用。目前,普遍認可的配伍禁忌,有金朝張元素珍珠囊補遺藥性賦》將“十八反”以及“十九畏”編成歌訣,遂廣為流傳,相沿至今。但歷代著名醫家常有違反十八反、十九畏的方劑,如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就有 “甘遂半夏湯”,方中甘遂和甘草同用。故有人認為臨床用藥不應拘泥於此。

《十八反藥歌》有云: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

藻戟芫遂俱戰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十九畏藥歌》: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礵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和京三陵;

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

官桂尚能調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八反包括: 甘草甘遂大戟海藻芫花烏頭貝母瓜蔞半夏白蘞白芨藜蘆人參沙參丹參玄參細辛芍藥

十九畏包括: 硫黃樸硝水銀砒霜狼毒密陀僧巴豆牽牛丁香郁金川烏草烏犀角牙硝三棱官桂石脂人參五靈脂

禁忌

為了降低毒副作用,提高療效,中藥的用藥禁忌分為配伍禁忌、證侯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藥的飲食禁忌。其中配伍禁忌應遵守十八反十九畏的原則。

中藥的產地、採集與貯藏

中藥絕大部分來源於天然的植物,其次是動物、礦物,以及部分人工製品。中藥的產地、採收與貯存是否適宜,是影響藥材的重要因素。

中藥的產地

古代醫學家經過長期的使用、觀察和比較,各地所產的藥材質量優劣不一樣。並逐漸形成“道地藥材”的概念。“道”曾是古代的行政區域,“地”指地域或地區。

著名的道地藥材有四川的黃連、川芎、附子,江蘇的薄荷、蒼術,廣東的砂仁,東北的人參、細辛、五味子,雲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黃,山東的阿膠等。

四氣五味

四氣:寒熱溫涼

五味:酸苦甘辛鹹

邪不受補故要先驅邪,孫安迪預防感冒用黃耆(固表)

玉屏風散

汗症→陰虛盜汗→Berotec(麻黃素)吃太多、肺結核桿菌TB感染、顴赤(黃昏微熱)

桑葉+紅糖or白茅根

腸病毒及麻疹偏方:甘蔗頭+白茅根+蜂蜜

陽虛自汗→黃耆

◎預防腸病毒肝草茶

茵陳3、淡竹葉3、薄何3、麥門冬3、決明子3、白茅根5、蘆竹根3、甘草2、桑葉3、仙草5、人蔘鬚1

味覺辨五味

()

()

()

()

()

() 桂枝、生薑 發散表邪

陳皮 行氣

() 黨蔘、黃耆 和中、調補、緩和

() 石榴皮 收斂Tannin鞣質

桑葉 涼止汗

五味子

山茱萸 夢遺、白帶→龍膽瀉肝湯(惲子愉)

肝火熱情盛、相火旺則溢

金鎖固精丸←老人夜尿、白帶

() 黃連、石蓮花 瀉,絕陰不產、絕陽不興

() 肉從蓉、巴戢天 軟堅

淡味 通草、薏苡仁 發乳花生+七孔豬前蹄

胃痛

厚朴溫中→風寒邪入胃

日本用安中散←寒引起

西醫用胃乳、止痛(痙攣)→副交感神經抑制劑

Buscopan(正露丸)

止胃酸劑→CimetidineHi→拮抗劑

質子幫浦抑制劑Omeperozole, Lansoprozole

◎治胃痙攣→安中散2+芍藥甘草湯3

天仙藤←辛寒、溫熱平→表症→辛寒(冬天傷風)←用辛溫藥(傷寒)

→辛熱(夏天風熱)←用辛涼藥(溫病)

中醫用半夏瀉心湯←熱引起,口苦

代赭旋覆湯

◎風為百病之首→醫學三字經第二篇中風

痰迷心竅→昏迷→按人中問排便→通便黏液()→安宮牛黃丸

(腦膜炎)

顏面神經麻痺→牽正散+小續命湯+蠍子粉

中風→火(高血壓中風出血型)、氣(低血壓中風)、痰(阻塞型中風)

三子備←劉河間、李東桓、朱丹溪

古今錄驗續命湯、風引湯、侯氏黑散

中藥藥性列表

解表藥

發散風寒藥

麻黃 桂枝 紫蘇 生薑 荊芥 防風 羌活 白芷 細辛

發散風熱藥

薄荷 牛蒡子 蟬蛻 桑葉 菊花 柴胡 升麻 葛根

清熱藥

清熱瀉火藥

石膏 知母 蘆根 天花粉 竹葉 淡竹葉 梔子 夏枯草 決明子

清熱燥濕藥

黃芩 黃連 黃柏 秦皮 苦參

清熱解毒藥

金銀花 大青葉 板藍根 青黛 貫眾 蒲公英 連翹 野菊花 紫花地丁 魚腥草 敗醬 紅藤 土茯苓 白花蛇舌草 白頭翁 馬齒莧 鴨膽子 射干 山豆根 馬勃

清熱涼血藥

生地黃 玄參 牡丹皮 赤芍

清虛熱藥

青蒿 地骨皮 銀柴胡 胡黃連

瀉下藥

攻下藥

大黃 芒硝

潤下藥

火麻仁 郁李仁

峻下逐水藥

甘遂 京大薊 芫花 巴豆 牽牛子

祛風濕藥

祛風寒濕藥

獨活 威靈仙 川烏 蘄蛇 烏梢蛇 木瓜

祛風濕熱藥

秦艽 防己 桑枝 雷公藤

祛風濕強筋骨藥

五加皮 桑寄生 狗脊

化濕藥

藿香 佩蘭 蒼朮 厚朴 砂仁 豆蔻 草果

利水滲濕藥

利水消腫藥

茯苓 薏苡仁 豬苓 澤瀉

利尿通淋藥

車前子 石韋 木通 通草 滑石 扁蓄 瞿麥 地膚子 海金沙 萆薢

利濕退黃藥

茵陳蒿 金錢草 虎杖

溫里藥

附子 乾薑 肉桂 吳茱萸 小茴香 高良姜 丁香 胡椒

理氣藥

陳皮 青皮 佛手 枳實 木香 沉香 川楝子 香附 烏藥 荔枝核 薤白 柿蒂

消食藥

山楂 神曲 麥芽 谷芽 萊菔子 雞內金

驅蟲藥

使君子 苦楝皮 檳榔 南瓜子 鶴草芽

止血藥

涼血止血藥

大薊 小薊 地榆 側柏葉 槐花 白茅根 苧麻根

化瘀止血藥

三七 茜草 蒲黃

收斂止血藥

白及 仙鶴草 棕櫚炭

溫經止血藥

艾葉 炮姜

活血化瘀藥

活血止痛藥

川芎 鬱金 薑黃 延胡索 乳香 沒藥 五靈脂

活血調經藥

丹參 紅花 桃仁 益母草 牛膝 雞血藤

活血療傷藥

馬錢子 骨碎補 蘇木 自然銅

破血消癥藥

莪術 三棱 水蛭 虻蟲 穿山甲 王不留行

化痰止咳平喘藥

溫化寒痰藥

半夏 天南星 禹白附 白芥子

清熱化痰藥

瓜蔞 川貝母 浙貝母 竹茹 竹瀝 天竺黃 桔梗 前胡 海藻 昆布

止咳平喘藥

苦杏仁 蘇子 百部 紫菀 款冬花 馬兜鈴 枇杷葉 桑白皮 葶藶子 白果

安神藥

重鎮安神藥

硃砂 磁石 龍骨 琥珀

養心安神藥

酸棗仁 柏子仁 遠志 合歡皮 夜交藤

平肝息風藥

平抑肝陽藥

石決明 珍珠母 牡蠣 代赭石 刺蒺藜

息風止痙藥

羚羊角 鉤藤 牛黃 天麻 地龍 全蠍 蜈蚣 白僵蠶

開竅藥

麝香 冰片 蘇合香 石菖蒲

補虛藥

補氣藥

人蔘 西洋參 党參 太子參 ? 白朮 山藥 甘草 大棗 蜂蜜

補血藥

當歸 熟地黃 白芍 阿膠 何首烏 龍眼肉

補陽藥

鹿茸 紫河車 淫羊藿 巴戟天 仙茅 杜仲 續斷 肉蓯蓉 鎖陽 補骨脂 益智仁 菟絲子 沙苑子 白蒺藜 潼蒺藜 蛤蚧 核桃仁 冬蟲夏草

補陰藥

北沙參 南沙參 百合 麥冬 天冬 玉竹 黃精 枸杞子 墨旱蓮 女貞子 鱉甲 龜板

收斂藥

固表止汗藥

麻黃根 浮小麥

斂肺澀腸藥

五味子 五倍子 烏梅 訶子 肉豆蔻 罌粟殼 赤石脂 禹餘糧

固精縮尿止帶藥

山茱萸 覆盆子 桑螵蛸 金櫻子 海螵蛸 蓮子 芡實

涌吐藥

常山 瓜蒂 膽礬

攻毒殺蟲止癢藥

雄黃 硫磺 白礬 蛇床子 蟾酥 樟腦 木鱉子 土荊皮 蜂房 大蒜

拔毒化腐生肌藥

升藥 輕粉 砒石 鉛丹 爐甘石 硼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