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gJ-pwr1BlzhI7CSvjYomZoT8nwwIID4piXZFQtP9hvUWAAFXAxp4CcjUb7FW6Fru-3uCs9tvCceQT0pRTERZOPNBYhyphenhyphen9UyT2EltSGoUaKWIjpe8gfOjZBE4XnZI9MCmakn6mWFcw1OTsIY/s400/%E5%AD%90%E5%8D%88%E6%B5%81%E6%B3%A8.jpg)
子午流注與養生
子午流注歷史十分悠久,其理論基礎在兩千多年前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就已經奠定。其後迭經歷代醫家的補充、發揮和發展而不斷完善,從而形成極富特色的傳統時間醫學體系。換句話說,子午流注就是中國傳統時間醫學。子午流注醫學在中華民族傳統醫藥寶庫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寶貴文化科學資源和重要組成部分。子午流注相對於“生物鐘”。
子午流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很狹義地說,子午流注就是所謂的中醫時間針灸醫學,是中醫針灸醫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子午流注由於其專業的特殊性(古奧難懂,學理艱深等種種原因),歷來都只被中醫大家所鍾愛和掌握,或者是躲在學究們的書齋裏,“藏在深宮人未識”。
採用天干地支紀時標位是我們祖先的創造發明。它形成我國古代延續幾千年的干支紀時文化體系。古代以干支紀時就像今天使用西元紀時那樣地習以為常,並沒有什麼神秘的地方,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弄懂這些古雅表述方法,也就為弄懂子午流注打下了基礎。
子午流注,從字面看,是因‘子午’、‘流注’而得名。‘子’和‘午’是十二地支中的第一數和第七數。它們分別表示兩種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範疇或概念,是我國古代用來紀時、標位以及紀述事物生長化收藏等運動變化過程或狀態的符號。“流”、“注”兩字,乃表示運動變化的概念。顧名思義,子午流注就是時空和運動的統一,是中國古代人天合一理論在傳統生命科學,特別是祖國醫學中應用和發展的產物,是智慧的祖先在長期與疾病鬥爭的偉大實踐中的成果。我國古聖先賢們在長期和疾病鬥爭的過程中觀察思考、體悟,認識到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作息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不可違逆自然規律。並認為,人的臟腑經絡、氣血陰陽在日、月、年等時間週期更迭節奏中,必然發生適應性變化,環環相扣,十分有序。
子午流注應用就是根據人天合一的整體觀念和節奏觀念,因勢利導,因地、因時、因病、因人制宜,把握病機,從而合理調整患者氣血神志,調理臟腑氣血陰陽,激發其正氣和心身活力,恢復和改善人體健康狀態。例如,它可以根據一日十二時辰之中人體氣血盛衰開合的時間節奏、時相特性等,因時因病因人,有效集成和優化藥物處方、針刺艾灸、拔罐、推拿等醫學手段,以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可以充分發揮其獨到的優勢,突顯其特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擔當著特殊的角色。在網路時代,子午流注醫學既面臨著挑戰也面臨著機遇,也為子午流注的發展創新、弘揚光大提供了舞臺和機會。如現代醫學的某些慢性病,醫源性、藥源性疾病,亞健康狀態,反復發作的頑固性疑難性疾病,甚至減肥、美容和病後康復,都能適用。對子午流注——“中國鍾”的掌握和活用,讓它更好為人民健康服務,不僅能夠體現其學術理論和臨床實際價值,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具有重要意義。
子午流注是中醫聖賢發現的一種規律,即每日的12個時辰是對應人體12條經脈的。由於時辰在變,因而不同的經脈在不同的時辰也有興有衰。掌握子午流注的規律,對養生和用藥都有很大的益處。
時辰 | 時刻 | 經名 | 經 | 流注機能 | 起於 | 止於 |
子 | 11:00p - 01:00a | 足少陽 | 膽 | 膽經旺,膽汁推陳出新。 | 瞳子髎 | 足竅陰 |
丑 | 01:00a - 03:00a | 足厥陰 | 肝 | 肝經旺,肝血推陳出新; | 大敦 | 期門 |
寅 | 03:00a - 05:00a | 手太陰 | 肺 | 肺經旺,將肝貯藏的新鮮血液輸送百脈 | 中府 | 少商 |
卯 | 05:00a - 07:00a | 手陽明 | 大腸 | 大腸經旺,有利於排泄 | 商陽 | 迎香 |
辰 | 07:00a - 09:00a | 足陽明 | 胃 | 胃經旺,有利於消化 | 承泣 | 厲兌 |
巳 | 09:00a - 11:00a | 足太陰 | 脾 | 脾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生血 | 隱白 | 大包 |
午 | 11:00a - 01:00p | 手少陰 | 心 | 心經旺,有利於周身血液迴圈,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 極泉 | 少衝 |
未 | 01:00p - 03:00p | 手太陽 | 小腸 | 小腸經旺,有利於吸收營養。 | 少澤 | 聽宮 |
申 | 03:00p - 05:00p | 足太陽 | 膀胱 | 膀胱經旺,有利於瀉掉小腸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氣"。 | 睛明 | 至陰 |
酉 | 05:00p - 07:00p | 足少陰 | 腎 | 腎經旺,有利於貯藏一日的臟腑之精華。 | 湧泉 | 俞府 |
戍 | 07:00p - 09:00p | 手厥陰 | 心包 | 心包經旺,再一次增強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於消化。 | 天池 | 中衝 |
亥 | 09:00p - 11:00p | 手少陽 | 三焦 | 三焦通百脈,人進入睡眠,百脈休養生息。 | 關衝 | 絲竹空 |
中醫哲學主張天人合一,認為人是大自然的組成部分,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合自然規律。把人的臟腑在12個時辰中的興衰聯繫起來看,環環相扣,很有規律。從亥時開始(21點)到寅時結束(5點),是人體細胞休養生息、推陳出新的時間,也是人處於地球旋轉到背向太陽的一面,陰主靜,要有充足的休息,才會有良好的身體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