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皂的基本材料是「油脂」,當油脂遇上鹼性物質會產生化學作用為皂,這個過程稱為「皂化」,就是將油脂作用為皂的意思。
油脂是一般的天然植物油與動物油,不管是容易取得的葵花油、橄欖油、芥花油、豬油、牛油,或是比較少見的玫瑰果油、月見草油、澳洲胡桃油等,任何可以想得到的油脂 ,都可以拿來製作香皂。
手工香皂裡的鹼性物質一般採用取自於海鹽成份的「氫氧化鈉」(NaOH),另外當然也可使用其他如:氫氧化鉀或碳酸鈉等鹼質,在此則以使用容易取得的氫氧化鈉為主。
除此之外,「水」扮演了溶化鹼性物質的角色,成了製皂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因此成皂原理簡單的來說是:
油脂+(氫氧化鈉+水)=肥皂 |
●手工香皂的製作方法
手工香皂的製作方法可分為以下四種:
(一) 冷製法 (Cold Process)
以油脂混和氫氧化鈉及水所製成的皂,完成後的成品稱為「冷製皂」或英文縮寫的「CP皂」, 至少需放置3星期以上,等皂的鹼度下降、成熟後方能使用。
(二) 熱製法 (Hot Process)
如果等不及3星期以上才能使用,可以用熱製法來操作,完成後的成品稱為「熱製皂」或英文縮寫的「HP皂」。將未入模的冷製皂加熱,藉由外加的溫度加速皂化反應速度,所以做好的皂可立即使用。
(三) 再生法 (Rebatching)
如果對冷製皂成品不滿意或想塑成另一種形狀,可以將冷製皂刨絲加熱融化、重新塑模,此種方法做成的皂為「再生皂」,完成後需放置晾乾,有時需達3星期以上。另外市面上也可買到現成的橄欖油皂絲、椰子油皂絲。
(四) 融化再製法 (Melt & Pour)
利用市面上買到的現成「皂基」加熱融化後隨心所欲創作的皂。皂基是已經皂化完成的皂,本身就可以使用,所以做好的成品當然也可以馬上使用。完成後的成品稱為「融化再製皂」或英文縮寫的「MP皂」,由於大部份是透明皂,所以也稱為「透明皂」。融化再製皂/透明皂的變化很多,豐富的色彩和添加物、香精,常能營造出令人驚艷的效果,而且它的製作過程單純,12歲以下的小朋友在有大人的陪伴下也可以操作,很適合親子同樂。
●製皂法比較表
以下是各種製皂方法的比較表:
|
| 冷 製 法 | 熱 製 法 | 再 生 法 | 融 化 再 製 法 |
|
| 名 稱 | 冷製皂、CP皂 | 熱製皂、HP皂 | 再生皂 | 融化再製皂、MP皂、透明皂 |
|
概 論 | 油脂+(氫氧化鈉+水),攪拌至濃稠後再倒入模型。 | 油脂+(氫氧化鈉+水),攪拌濃稠後持續加熱直到皂化完成。 | 將現成的冷製皂刨絲加水或牛奶加熱融化。 | 利用現在的皂基加熱融化,加色加味後倒入模型。 | ||
時 間 | .皂化過程約需1~2小時,完成後需放置3週以上。 | .隔水加熱法:以微波爐或瓦斯爐隔水小火加熱約需2小時。 .烤箱烘焙法:分兩階段進行,進一階段約需35分鐘,第二階段約需20分鐘。 | .操作時間為數小時,完成後約需放置3週晾乾。 | .1小時內可完成且立刻可用。 | ||
優 點 | .可完全掌握所使用的材料,能量身訂做所需要的皂。 | .可完全掌握所使用的材料,能量身訂做所需要的皂。 .有效縮短成熟時間。 | .可完全掌握所使用的材料,能量身訂做所需要的皂。 .較能保留添加物的營養成份、顏色及香味。 | .不需接觸鹼性物質,在有大人的監督下兒童也可參與。 .可以重覆加熱融化,不怕材料浪費。 .步驟簡單、過程充滿樂趣,變化多端、收成迅速。 | ||
缺 點 | .需接觸氫氧化鈉,兒童不宜參與。 .添加物的營養成份及香味易遭強鹼破壞。 .難度高。 | .需接觸氫氧化鈉及爐火,兒童不宜參與。 .添加物的營養成份及香味易遭高溫破壞,特別是精油成份。 .難度高。 | .製作費時又費工。 .不易控製成品的質地。 | .比較不天然。 | ||
備 註 | .為一般手工香皂愛好者所使用的方法。 | . 可像黏土般塑形。 | .市面上較不常見。 | .豐富的造型,常被當成裝飾品。 | ||
|
●pH值 (酸鹼值)
pH值就是酸鹼值,用來判斷液體為酸性或鹼性的單位。它和水中所含之氫離子濃度有關,他們的關係為pH=-log[H+],所以看水中含有多少氫離子濃度,可以判定水到底為酸性或鹼性。
pH 值之範圍介於 0~14 之間,pH 值為7時表中性,pH 值比 7大為鹼性,比 7小時為酸性。測試pH值可使用「廣用試紙」來測量。
測量香皂pH值的方式是先將皂搓出泡沫來,再測量泡沫部分即可。
手工香皂的pH值在7~9之間,可以安心使用。
下表是市售清潔劑的pH值測試結果,僅供參考:
測試 結果 | 1. 飛柔 | 2. 麗仕 | 3. 魔術靈 (廚房) | 4. 泡舒 | 5. 一匙靈 | 6. 魔術靈 (浴室) | 7. 澎澎 |
廣用 試紙 | 6 | 9 | 12 | 6 | 13 | 6 | 8 |
pH計 | 5.8 | 9.3 | 10.2 | 7 | 10.6 | 6 | 9.2 |
●透明皂基的做法
|
油脂決定肥皂成品的特性和質感,不同的油脂達到Trace(濃稠狀)所需的時間也不一樣。可依個人喜好及需求,決定配方中各種油脂的份量。
各種油脂的特性 ●植物性油: 椰子油—硬油 Coconut Oil 椰子油得自乾椰子肉(Copra),來自椰子(Cocos nucifera)。新鮮椰肉亦可使用。這是一種淡黃色或無色非乾式油,於攝氏20℃以下會呈現固狀。椰子油用於肥皂、化粧品或盥洗用品、製造潤滑油脂,人工洗濯劑、洗衣及清潔用品以及製造脂肪酸、脂肪醇、甲基酯類等。精煉椰子油可以食用並且用在如人造奶油、膳食補充等產品。 可說是做手工皂不可缺少的油脂之一,富含飽和脂肪酸,可做出洗淨力強、質地硬、顏色雪白且泡沫多的香皂。但洗淨力很強的皂難免會讓皮膚感覺乾澀,所以使用份量不宜過高,建議不要超過全油脂的20%~30%左右。 椰子油在秋冬氣溫下降時會呈現固態,可隔水稍微加熱使之融化。
棕櫚油—硬油 Palm Oil 棕櫚油是油料棕櫚果肉中取得的植物脂肪。主要來源是非洲油料棕櫚,它原產於熱帶非洲,亦產於中美洲、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棕櫚油經由萃取或壓榨取得,且依其狀態以及是否經過精煉,可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它們含有相當高的棕櫚酸及油酸,與得自相同油料棕櫚的棕櫚仁油是可以藉此加以分辨的。 棕櫚油亦是手工皂必備的油脂之一,可做出對皮膚溫和、清潔力好又堅硬、厚實的香皂,不過因為沒什麼泡沫,所以一般都搭配椰子油使用。建議用量20%~30%。 棕櫚油在秋冬氣溫下降時會呈現固態,可隔水稍微加熱使之融化。
棕櫚仁油-硬油 Palm Fruit Oil 主要來自非洲油料棕櫚果實內之種仁,而非其果肉。因為其具有良好味道及堅果風味,而被廣泛用於人造奶油及糖果工業。它也用於製造甘油、洗髮精、肥皂及蠟燭。 含有較其他植物油高的抗氧化成分,也是非常好的維生素E來源,而他更是天然植物油當中葫蘿蔔素含量最高的(700-1000ppm), 是葫蘿蔔的30倍。 由於本身及含有非常大量的抗氧化物質,棕櫚果油本身不容易氧化酸敗,也適合在較高的溫度下使用。
棕櫚核油—硬油 Palm Kernel Oil 由巴巴樹棕櫚得到的非乾式油。是由果實堅果內核仁所壓榨而得。巴巴樹油主要使用在製造工業用品,例如肥皂,當精煉後亦可作為食品中棕櫚仁油的替代品。 成份與棕櫚油類似,能做出溫和、洗淨力強、硬度夠且泡沫多的香皂,所以也常代替椰子油使用,建議用量20%~30%。
蓖麻油 Castor Oil 蓖麻油係得自Ricinus Communis的種籽,它是非乾式、黏稠,通常無色或淺黃色油。 含有緩和及潤滑皮膚的功能,特有的蓖麻酸醇對髮膚有特別的柔軟作用,能製造泡沫多且有透明感的香皂,能幫助維持精油、香精的香味,還很容易解於其他油中,所以也很適合用做Superfatting。
向日葵籽油 Sunflower Seed Oil 此油取自常見的向日葵而為淡金黃色,常用作沙拉油及人造奶油或豬油替代品。此油具有半乾式性質、精煉後在油漆及凡立水工業上用途極大。 每 100克的向日葵花籽 油中含有57~ 90毫克的維生素E,亞油酸含量達60%,還含有植物固醇、卵磷脂、胡蘿蔔素等營養豐富,可以柔軟肌膚、抗老化 。它的皂化價和橄欖油一樣,常被用來取代橄欖油做皂,不過因為它的INS值很低,所以最好配合硬油使用,否則不但皂化過程慢,做出來的皂也軟趴趴的,建議用量是15%~20%。
橄欖油 Olive Oil 橄欖油含有豐富的維他命、礦物質、蛋白質,可以保濕並修護皮膚,製造出的香皂泡沫持久且如奶油般細緻,由於深具滋潤性,也很適合用來製作乾性髮質適用的洗髮皂和嬰兒皂。 有分Extra Virgin、Virgin、Pure、Extra Light、Pomace幾個等級,Extra Virgin含有的營養成分最高,但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Trace。
芥花油 Canola Oil 芥花油取自於芥菜籽,又稱芥菜籽油,含60%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含量在植物油中最低,安定性高,價格便宜,容易取得。 用芥花油製作出 來的肥皂泡沫穩定而且很滋潤,但INS值很低,必須配合其他硬油使用。建議用量是30%。
白油 Vegetable Shortening 以大豆等植物提煉而成,呈固體奶油狀,可以製造出很厚實而且硬度很夠、溫和、泡沫穩定的手工皂。 雪白乳化油與白油的皂化價相同,營養較白油更高,有股香濃的味道,亦常被用來取代白油製皂。 葡萄籽油富含維他命、礦物質、葉綠素、果糖、葡萄糖、葡萄多酚與蛋白質。適合細嫩、敏感性肌膚及暗瘡、粉刺油性肌膚使用。是種非常清爽的油脂,容易被皮膚吸收。可以改善靜脈腫脹、水腫,預防黑色素沉澱、強化循環、增進肌膚彈性,降低紫外線傷害、預防肌膚下垂與皺紋產生。 葡萄籽油製成的手工皂,洗後一點也不乾澀,具有抗氧化及高保濕的效果。INS值很低,需搭配硬油做皂,建議用量是20%。 落花生仁油或花生油是一種非乾式油,可經由溶劑抽取或壓榨,由一般落花生科植物(Arachis Hypogaea)的種子或「堅果」取得。過濾及精煉後之油係用於烹飪或製造人造奶油,例如,作沙拉油。低等的油則用來製造肥皂或潤滑劑。 能製造出非常持久的泡沫,富含維他命E,傳統中都用來防曬或做曬後修復,具有很好的保濕效果,不過它的保存期限短,較容易酸敗,皮膚過敏的人需謹慎使用。建議用量是20%。 大豆油是由大豆仁抽取而得,可利用水壓或螺旋加壓機或溶劑取得。它是淡黃色,安定乾性油,可用於食用及工業用,例如人造奶油及沙拉醬、製造肥皂、油漆、凡立水、塑化劑及烴基樹脂。 大豆是很具營養價值的植物,它的油脂很容易被皮膚吸收,所製造出來的肥皂泡沫持久,但它的INS值較低,建議搭配其他硬油做皂。建議用量是50%。
玉米油 Corn Oil 含豐富維生素E與F,可增進新陳代謝,具抗氧化作用,可活化細胞防止老化。 用玉米油可做出對皮膚溫和、泡沫持久的肥皂,INS值很低,建議用量是20%~30%。 這是最重要的半乾式油,得自不同品種Gossypium屬棉花種子核仁。棉子油在工業上用途極廣,例如,皮革塗料、製造肥皂、潤滑劑、甘油醇及防水組成,化粧乳霜的基底。純正的精煉油在充當烹飪油及人造奶油或豬油替代品的製造上極有價值。 棉籽油做出來的皂紅紅的,可以作出對皮膚溫和但軟軟的香皂。
芝麻油 Sesame Oil 富含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卵磷脂、氨基酸等營養素,能改善乾癬、溼疹、風濕、關節炎,有優良的保濕效果、使皮膚再生的功能,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皮膚防曬。但是有它獨特的味道,不喜歡這種味道的話,可以 使用精練過脫臭、透明的油脂。建議用量是10%。
紅花籽油 Carthamus Tinctoris Oil 紅花是很重要的染料植物,其種籽提供一種半乾式食用油。可以用在藥品、食品、烴基樹脂、油漆及凡立水。 含蛋白質、礦物質、維他命,適合各種膚質。
米糠油 Rice Bran Oil 米糠油是油糙米外表的一層米糠所製造出來的,含有豐富的維他命E、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與小麥胚芽油很類似,但比較輕質。它有比較小的分子以致於比較容易滲透到皮膚中,能供給肌膚水分及營養,還有美白、仰制肌膚細胞老化的功能。 米糠油能平滑的流動且適度的滲透到肌膚,不會有沾手黏膩的油質感,非常適合作按摩油及化妝水,做眼霜、嬰兒用品也相當適合,是所有膚質、臉部及身體乳液滋養霜的最溫和油種之一,作為花妝前的滋潤保養是非常完美的,用於液體皂液或液體化妝品是相當好的,也很成功的用在護手霜以軟化及滋潤手部,
●特殊油: 玫瑰果油 Rosehip Oil 含有脂肪酸、亞麻油酸、檸檬酸及多種維生素,能形成膠原蛋白。適合各種肌膚,特別適合受損及疲勞過度的皮膚,甚至是老化肌膚。 具有柔軟肌膚、美白、防皺的功效,對妊娠紋亦有極佳效果,並可促進組織新生、改善疤痕、暗沉膚色以及青春痘,可以加倍增強肌膚保水度、預防色素沉澱,甚至對曬傷、溼疹都具良好療效。 一般肌膚使用約10%即可,非常乾燥或老化肌膚可以使用至100%。價格相當不便宜,是手工皂的高級素材,適合用來做Superfatting,建議用量5%。 月見草油 Evening Primrose Oil 月見草也稱做晚纓草,價格非常昂貴,它所含有的羊毛脂肪段成份使它具有寶貴的護膚功能。 可改善很多的皮膚問題如:溼疹、乾癬,又具有消炎及軟化皮膚等功能,尤其適合老化及乾燥肌膚,只需要使用一點就有相當的效果。
優異持久的保濕力,使榛果油成為植物油中的佼佼者,價格昂貴,只要一點就有很好的效果,做冬天用的皂非常適合。 屬於軟性油脂,沒什麼泡沫。保存期限短,需放入冰箱保存較不易變質。
杏核油 Apricot Kernel Oil 杏核油含有豐富的礦物質.GLA與維他命A、B1、B2、B6、C,保濕效果強 ,有幫助舒緩緊繃、軟化皮膚的功能,能使疲勞的肌膚恢復生機,適合熟齡肌膚 、乾燥脫皮肌膚及過敏膚質,或膚色蠟黃者使用。 屬於軟油, 用於手工皂能製造細小但持久的泡沫,通常是拿來Superfatting用。
甜杏仁油 Sweet Almond Oil 由杏樹果實壓榨而來,富含礦物質、醣物和維生素及蛋白質,是一種質地輕柔,高滲透性的天然保濕劑,對面皰、富貴手與敏感性肌膚具有保護作用,溫和又具有良好的親膚性,各種膚質都適用,能改善皮膚乾燥發癢現象,緩和酸痛,抗炎,質地輕柔滑潤。更可平衡內分泌系統的腦下垂腺、胸腺和腎上腺,促進細胞更新。 甜杏仁油非常清爽,滋潤皮膚與軟化膚質功效良好,適合做全身按摩。且含有豐富營養素,可與任何植物油相互調和,是很好的混合油。很適合乾性、皺紋、粉刺、面皰及容易過敏發癢的敏感性肌膚,質地溫和連嬰兒肌膚都可使用。 用甜杏仁油做出來的皂泡沫持久且保濕效果非常好,價格不便宜,但只需使用 一點則有相當的護膚效果。保存期限短,大約只有3-6個月,需放在冰箱保存。
酪梨油 Avocado Oil 含有非常豐富的維他命A、D、E 、卵磷脂、鉀 、蛋白質與脂酸。油質沉重, 能深層穿透、軟化肌膚,非常容易讓皮膚吸收。最適用於乾燥缺水,日照受損或成熟肌膚,對溼疹、牛皮癬有很好的效果。營養度極高,亦可用於清潔使用,其深層清潔效果佳,能促進新陳代謝、淡化黑斑、預防皺紋產生。 酪梨油是製作手工皂的高級素材,做出來的皂很滋潤,有軟化及治癒皮膚的功能,能製造出對皮膚非常溫和的香皂,很適合嬰兒及過敏性皮膚的人使用。建議用量30%。
小麥胚芽油 Wheat Germ Oil 含豐富的維他命E、蛋白質、礦物質、泛酸、菸鹼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它能供給肌膚所需的養分,修復受損皮膚,促進肌膚再生,對老化肌膚、黑斑、妊娠紋及疤痕有滋養效果,對乾癬及溼疹等問題皮膚也極適合。 它也是很好的安定劑,可加在手工皂裡延長保存期限,不過它本身很容易氧化,開封後最好存放於冰箱中,可用來做Superfatting,建議用量是5%。
山茶花油(苦茶油) Camellia Oil 山茶花油取自源生於亞熱帶區域的樹種子,是山茶花種子經榨油機以冷壓而得。山茶花為山茶科山茶屬之常綠小喬木,一般山茶花種子會扮炒之後再行榨油的程式,扮炒的越久榨出的油顏色較深,且香氣較濃,而未經久炒的種子榨出顏色較淡的油,較無香氣,但營養成分較高。 山茶花油含有豐富之蛋白質、維生素A、E等, 其營養價值及對高溫的安定性均優與於黃豆油,甚至可與橄欖油相媲美,具有高抗氧化物質,讓皮膚頭髮處於良好狀態,能讓肌膚調整並保溼,滲透性快,能使用於全身肌膚它又能在表皮上形成一層很薄的保護膜,保住皮膚內的水份,防護紫外線與空氣汙濁對肌膚的損傷。 山茶花油已經被中國大陸及日本的女性使用許多世紀了,預防肌膚過早出現皺紋的滋補用油,同時也是頭髮的滋補物。
大麻子油 Hempseed Oil 有著美麗墨綠顏色的大麻籽油,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油脂,高保濕性、高蛋白質含量,含有極高的營養物質防止皮膚發炎,可治療皮膚損害、乾燥、發炎與幫助癒合,添加於皂、乳液、護唇膏中以防止乾燥、損壞、或老化肌膚,穿透吸收力極快!不油膩。 做出的手工皂成品非常細緻,用手觸摸即可明顯的感受到,但價格昂貴且保存期限特別短,適合做Superfatting。
夏威夷胡桃油 Kukui Nut Oil 只有夏威夷才有出產這種油脂,價格非常昂貴且很難買的到手。 有好幾百年,夏威夷人都拿來治療 皮膚曬傷及乾燥老人皮膚,且有研究報告指出它可以改善青春痘、濕疹之類的皮膚病。保濕效果良好,只需要使用一點就有相當的效果。 價格昂貴,屬於高級油品,它和荷荷芭油一樣,成分非常類似皮膚的油脂,且保存期限長。 保濕效果絕佳,容易被肌膚吸收。適合作Superfatting,建議用量6%。
鴯苗鳥油 Emu Oil 取自澳洲鴯苗鳥脂肪內的油。此種鳥類是鴕鳥的近親。澳洲的醫生從當地的原始部落獲悉這項產品,發現土著們長久以來都拿橪苗鳥油來當防曬油,並治療皮膚傷口和關節疼痛。由橪苗鳥油製成的各項產品--從舒緩關節炎的油膏到防老化的皮膚乳液--在澳洲各地的藥局及百貨公司都買得到,美國的天然食品店現在也逐漸看得到它們的影子。 鴯苗油內含豐富的亞麻酸,可減輕關節炎的典型症狀,如腫脹、僵硬及發炎等;用來治療傷口及燒燙傷,可促進傷口癒合,亦是絕佳的皮膚滋潤品,據說可減少皮膚上的細 線紋及皺紋,及預阰日曬的傷害。
●動植物臘&脂類: 荷荷芭油 Jojoba Oil 荷荷芭是一種沙漠植物,荷荷芭油萃取自荷荷芭果實,屬於一種以液體呈現的植物蠟,成分很類似人體皮膚的油脂,具有相當良好的滲透性與穩定性,能耐強光、高溫,是可以長期保存的基礎油。 富含維生素D、蛋白質、礦物質、對維護皮膚水分、預防皺紋與軟化皮膚特別有效。含有抗發炎、抗氧化及維修皮膚讓皮膚細胞正確運作的功能,適合油性肌膚與發炎的皮膚、面皰、溼疹。可幫助頭髮烏黑柔軟和預防分叉,是最佳的頭髮用油,許多市售洗髮用品都會添加。可以滋潤並軟化髮膚,也可以調理油性髮質。 荷荷巴油適合各種膚質使用,成品的泡沫穩定,常被用來製作洗髮皂,適合作Superfatting,建議用量6%以下。
蜜蠟 Beeswax 是蜜蜂體內分泌物的脂肪性物質,蜜蜂用它來修築蜂巢。其天然型態是顆粒狀,淡黃或橙色,有時亦為棕色,有種特別香味;經漂白或精製後成白色或淡黃色,氣味極淡。 製作手工皂時加入少許蜜蠟可使成品較硬,也能增加成品的持久性,建議用量不宜超過6%。
可哥脂 Cocoa Butter 可哥脂係可哥豆中之脂肪物質,通常將可哥膏或整粒可哥豆加熱壓榨而成。 在常溫中可哥脂為固體,略帶油質,色澤呈黃白色,氣味與可哥相似,有令人愉快之香氣。通常以板狀進口,並用於巧克力製造業(濃化可哥膏);糖果業(用以製造若干種甜品);香料業用以製造香料(用吹取花香之方式);化粧品製造業用以製造化粧品;製藥業用以裝造油膏,栓藥等。 添加於手工皂中可增加手工皂的硬度,對皮膚很滋潤,能使肌膚柔軟,建議用量是15%。
乳油木果脂 Shea Butter 原產於非洲,常態下呈固體奶油質感,由非洲乳油木樹果實中的果仁所萃取提煉。
芒果脂 Mango Butter 取自芒果果核的黃色油脂,含有高硬脂酸所以性質上和可哥脂類似,鹼化值與乳油木果脂一樣,可以相互代替使用。 芒果脂是很好的皮膚軟化劑,具有非常好的保濕效果,能保護皮膚不受到日曬的傷害,能防止皮膚乾燥與出現皺紋,減緩皮膚組織老化,恢復彈性。也能用於減緩濕疹、牛皮癬皮膚的乾燥。 芒果脂的堅硬特性,可用於如調整護唇膏、乳液與皂的過軟、過黏,融點 31-36°C,與皮膚接近,所以直接擦很容易融化於皮膚上。 用於製作手工皂不僅溫和,可加強滋潤度,使用起來感覺更滑潤,避免配方使皮膚乾燥。 ●動物性油脂: 豬脂 Lard
|
●氫氧化鈉的計算
依油脂不同所需要的氫氧化鈉毫克數也不同,需視油脂的「皂化價」來決定氫氧化鈉的添加量,「皂化價」亦即皂化1公克油脂所需要之鹼質的毫克數。下表為油脂的皂化價:
油脂 | 皂化價 | 油脂 | 皂化價 | 油脂 | 皂化價 |
椰子油 | 0.19 | 葡萄籽油 | 0.1265 | 月見草油 | 0.1357 |
橄欖油 | 0.134 | 芝麻油 | 0.133 | 大麻籽油 | 0.1345 |
棕櫚油 | 0.141 | 米糠油 | 0.128 | 荷荷芭油 | 0.069 |
大豆油 | 0.135 | 甜杏仁油 | 0.136 | 澳洲胡桃油 | 0.139 |
葵花油 | 0.134 | 杏核油 | 0.135 | 芒果脂 | 0.1371 |
蓖麻油 | 0.1286 | 蜜蠟 | 0.069 | 棕櫚核油 | 0.156 |
芥花油 | 0.1241 | 乳油木果脂 | 0.128 | 小麥胚芽油 | 0.131 |
白油 | 0.135 | 酪梨油 | 0.133 | 玫瑰果油 | 0.1378 |
玉米油 | 0.136 | 可哥脂 | 0.137 | 豬脂 | 0.138 |
花生油 | 0.136 | 榛果油 | 0.1356 | 牛油 | 0.141 |
例如:椰子油的皂化價是0.19,亦即1g的椰子油需0.19g的氫氧化鈉皂化,100g的椰子油需19g的氫氧化鈉皂化。
假設: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櫚油250g,椰子油的皂化價是0.19、芥花油是0.124、棕櫚油是0.141,則需:
(100×0.19)+(150×0.124)+(250×0.141)=19+18.6+35.25=72.85g的氫氧化鈉方能完全皂化。
小數點後通常無條件捨去,甚至會酌量減少氫氧化鈉的量,如此更能確保氫氧化鈉可以完全皂化,當氫氧化鈉與油脂作用完畢後,皂化完成的皂裡就不會有氫氧化鈉存在。
另外,多加入一定百分比的油脂,使成品較為滋潤的方式稱為「超脂」(Superfatting)。超脂有兩種成法,一種是「減鹼」及「加油」。減鹼是在計算配方時,先扣除5%~10%的鹼量,使皂化後仍有少許油脂未與鹼作用而留下,藉以達到使成品較不乾澀的效果。一般來說,減鹼越多成品的pH值越低,也越滋潤,但隨著減鹼量的越多,做出來的皂,熟成之後越容易出油酸敗。
「加油」是以正常比例製作,直到皂液Trace(呈濃稠狀)後再加入5%的油脂,由於比例不高且先前的皂化已經完成,加入油脂的步驟並不會對皂化過程有其他影響,而這些後來添加的油脂,因為沒有多餘的鹼可以作用,所以油脂本身的特質和功效也比較容易被保留在皂裡,達到想要的效果。
●硬度的計算 → INS值
各種油脂的「INS值」是以<皂化值-碘價>所計算出來的,也就是說碘價越低的油脂如:椰子油、可哥脂、棕櫚核油等,INS值愈高。各油脂INS值影響成品的軟硬度,如果配方中的軟油比例較高、INS值低,做出來的皂就是軟趴趴的。一般書籍建議的INS值在160,不過120~170都算是理想的硬度,只要過了數星期的成熟期,成品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下表為油脂的INS值:
油脂 | INS值 | 油脂 | INS值 | 油脂 | INS值 |
椰子油 | 258 | 葡萄籽油 | 66 | 月見草油 | 30 |
橄欖油 | 109 | 芝麻油 | 81 | 大麻籽油 | 39 |
棕櫚油 | 145 | 米糠油 | 70 | 荷荷芭油 | 11 |
大豆油 | 61 | 甜杏仁油 | 97 | 澳洲胡桃油 | 119 |
葵花油 | 63 | 杏核油 | 91 | 芒果脂 | 146 |
蓖麻油 | 95 | 蜜蠟 | 84 | 棕櫚核油 | 227 |
芥花油 | 56 | 乳油木果脂 | 116 | 小麥胚芽油 | 58 |
白油 | 115 | 酪梨油 | 99 | 玫瑰果油 | 16 |
玉米油 | 69 | 可哥脂 | 157 | 豬脂 | 139 |
花生油 | 99 | 榛果油 | 94 | 牛油 | 147 |
INS值的計算是:(油脂重量÷油脂總重量)×油脂的INS值
例如: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櫚油250g,椰子油的INS值是258、芥花油是56、棕櫚油是145,則INS值為:
(100/500)×258+(150/500)×56+(250/500)×145=51.6+16.8+72.5=140.9→可(介於120~170間)
●水量的計算
水量的計算方法有下列三種:
(1) 配方中氫氧化鈉的重量×2.6或2.8
(2) (氫氧化鈉重量÷0.3)-氫氧化鈉重量
(3)油的總重量×0.389
假設:有椰子油100g、芥花油150g、棕櫚油250、氫氧化鈉72g
(1) 72×2.6=187.2 或 72×2.8=201.6g
(2) (72÷0.3)-72=168g
(3) 500×0.389=194.5g
究竟應該放多少的水量?其實演算法見人見智,大原則是偏高的水量在數星期的等待過程中,成品硬得較慢,但也有人認為相對鹼質也比較不那麼高。還有應該放多少水和配方中使用的油種也有密切的關係,比如說堅硬的純椰子油皂需要的水量會比較偏高一些,不過不需要擔心,只要配方的油和氫氧化鈉重量正確,些許的水量差距不會對成品有太大的影響。
潤絲配方
常有人無法忍受使用手工皂洗髮後的乾澀與黏膩,其實這個問題輕輕鬆鬆就可解決喔! 因為人體的髮質是弱酸性,使用手工皂洗髮,會讓頭髮呈鹼性,而有乾澀與黏膩感,只要讓頭髮回復到弱酸性,所有的問題就會消失。 使用市售洗髮精會洗去頭髮過多的油脂,所以需使用市售潤絲精讓頭髮恢復柔順,所以用手工皂洗髮後,使用一般潤絲精潤絲,是不能解決頭髮的乾澀與黏膩,相同道理,使用一般洗髮精洗髮,用以下介紹的潤絲方法,也不能達到潤絲的效果。 以下是使用手工皂洗髮後的潤絲配方介紹: (1)「檸檬酸潤絲」~推薦大家使用此潤絲方法! 「檸檬酸」:顆粒狀、無色、接近無味的結晶體,舔一口有強烈的酸味。 使用手工皂洗髮後,蓄一半的溫水在洗臉台裡,加入1/2茶匙的檸檬酸,直接用手稍加攪拌,讓檸檬酸完全溶化在水裡,頭髮長的人可以將頭髮浸入水中,頭髮短的人可以舀水淋在頭髮上。 ●「香氛潤絲精」 準備一隻空瓶(約50ml)。 材料:甘油或蜂蜜(約1大茶匙)、香精1ml(或精油25滴)。 檸檬酸3大茶匙、水(約2~3大茶匙) 作法:依序將材料加入空瓶裡,蓋上瓶蓋仔細搖晃,混合均勻後即完成。 量可依個人喜好增添,香味也可依個人喜好改變。 用法:每次使用前先搖一搖。 1/2洗臉台的溫水加入1~1/2茶匙。 (2)「醋潤絲」~米醋、蘋果醋、食用醋皆可。 使用手工皂洗髮後,蓄1/3的溫水在洗臉台裡,加入一小杯的醋,直接用手稍加攪拌,讓醋完全混合於水中,接下來的潤絲方法與檸檬酸潤絲完全相同。 醋本身強烈的味道常讓人無法接受,建議可以先用香草(薰衣草...等)浸泡數日,讓醋的味道消失。 (3)「檸檬汁潤絲」~檸檬原汁或超市的瓶裝檸檬汁皆可。 與醋的潤絲方法相同。 成本較高,但會有很香很香的檸檬味喔!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