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藥膳
20090513
藥膏製作
1、面速力達母
2、萬金油膏
3、洗髮精
4、三色手工皂
5、撒隆巴斯
鹼液KOH,NaOH+蒸餾水(40℃~50℃)→皂化24小時當皂基
| 模型 香精 染料 |
咖啡粉JoJoBa,香精油 |
| +油 |
|
┌ ↓ | ↓ ───┴─── |
┐ ↓ |
(H2O)NaOH |
| KOH(H2O) |
↓ |
| ↓ |
彩色 |
| 透明 |
└ | →皂化3-7天← | ┘ |
| ↓ |
|
| 皂基 |
|
三色牙膏灌製法
均質機(Homogenizer)→除氣泡
技術士考試處方→skindiy.com.cn
洗髮精(ㄧ)
增黏劑 | Methyl Cellulose 0.5g |
| 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10g |
螯合劑 | EDTA |
香精油 | 5滴 |
染料 |
|
洗髮精(二)
33% | 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鹽 |
45% | 椰子單乙醇酰胺 |
2% | 香精、染色劑、Vit E(防腐) |
20% | 純水 |
按摩乳液
84.4% | 水 |
增黏劑 | Methyl Cellulose 0.5cc |
保濕劑 | 6cc |
白蠟油 | 8cc |
十六醇 | 0.4g |
乳化劑 | 0.3cc |
乳化型乳化劑 | (白色)0.3cc |
香精、防腐劑 | 0.1cc |
研缽 & 杵(Motor & Pestal)
面速力達母
A成分 | 硼酸3.5g 樟腦8.5g 薄荷腦1.5g 薄荷油2cc |
B基劑 | 白凡士林80g 石蠟1g |
步驟 | 先熔融B ↓ A成分混合均勻 ↓ B降溫後再倒入A |
DIY沐浴乳
EMAL | 100g | 500g | $150 |
兩性介面活性劑 | 100g | 400g | $100 |
CDE | 100g | 500g | $150 |
防腐劑 | 少許 | 100g | $200 |
純水 | 1000g |
|
|
陰離子增黏劑 | 10g | 50g | $120 |
精油 | 少許 |
|
|
水性珍珠膏 | 少許 | 500g | $250 |
DIY洗髮精
上述配方+洗髮糊柔軟劑1%~5%
洗髮精柔軟劑 500g $250
推拿膏
A成分 | 歸尾3g 伸筋草3g 透骨草3g 川烏1.5g 草烏1.5g 乳香(粉)1.5g 沒藥(粉)1.5g |
B基劑 | 麻油100ml Wax10g |
步驟 | 麻油製燒杯中 ↓ 歸尾、川烏、草烏加入麻油中浸30分鐘或整夜 ↓ 炸至藥枯 ↓ 加入伸筋草、透骨草炸至藥酥 ↓ 加入乳香、沒藥加熱至全部熔融 ↓ 加入黃臘加熱至全部熔融 |
萬金油
A成分 | 薄荷油3~5g (1g約15滴) 薄荷腦3~5g 樟腦1g 樟腦油1g 肉桂油2g 丁香油2g |
B基劑 | 白凡士林8.5g 黃凡士林8.5g 黃蠟8g 羊毛脂0.5~1g 橄欖油1g |
步驟 | 先熔融B ↓ 加入凡士林再加入羊毛脂 ↓ 當B溫度↓至70℃時加入A ↓ 降溫後迅速倒入藥盒中 |
紫雲膏
A成分 | 當歸5g 紫草5g |
B基劑 | 麻油50~80ml 黃臘7g |
步驟 | 麻油製燒杯中 ↓ 切碎之當歸加入麻油中浸30分鐘或整日 ↓ 加熱炸至藥枯(藥材變黃) ↓ 加入紫草炸至藥酥(15”~30”) ↓ 用紗布過濾 ↓ 加入黃臘加熱至全部熔融 ↓ 退熱後倒入藥盒 |
網路補充資料:
茯苓膏方
(《千金翼》名︰凝靈膏)
茯苓(淨,去皮) 松脂(各二十四斤) 松子仁 柏子仁(各十二斤)
上四味,依法煉之,松、柏仁不煉,擣篩,白蜜二鬥四斤,內銅器中湯上,微火煎一日一夕,次第下藥,攪令相得,微火煎七日七夜,丸如小棗,每服七丸,日三。欲絕穀頓服取飽,即得輕身明目不老。(此方後一本有茯苓酥、杏人酥、地黃酥三方,然諸本並無。又《千金翼》中已有,今更不添錄。)
茯苓 | 利水滲濕 , 寧心安神。 | 兼入脾經健脾利濕。 |
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裏面白色或粉紅色。中醫入藥,有利尿、鎮靜作用。
[藥性] 甘、淡、平、歸肺、胃、腎經。
[藥效] 敗毒抗癌、利水化飲、健脾寧心。
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
藥名 | 性味 | 歸經 | 功能 | 用量 |
茯苓 | 甘淡,平 | 心、脾、腎 | 1.利水滲濕:小便不利,水腫(五苓散,苓桂朮甘湯),痰飲 | 3 錢 |
茯苓皮 | 甘淡,平 | 心、脾、腎 | 專利水消腫:水腫 |
|
豬苓 | 甘淡,平 | 腎、膀胱 | 利水滲濕:小便不利,水腫;,淋病,泄瀉(豬苓湯,豬苓丸) | 1-2錢 |
袪濕藥 | 袪風濕藥 | 獨活、威靈仙、蒼耳子、秦艽、防己、桑寄生、五加皮、虎骨、木瓜、白花蛇、海風藤、雷公藤、穿山龍、夏天無、老鸛草。 |
芳香化濕藥 | 蒼朮、厚樸、藿香、佩蘭、白豆蔻、草豆蔻、砂仁、草果。 | |
利水滲濕藥 | 茯苓、豬苓、澤瀉、薏苡仁、車前子、滑石、木通、通草、金錢草、海金沙、石韋、萆解、茵陳蒿、葫蘆、冬瓜皮、赤小豆、玉米鬚、螻蛄 |
外敷
茯苓霜 | 製作茯苓霜,需要準備:白茯苓100克,鮮牛奶50克,蜂蜜適量即可。 做法:首先,找一個大盆,盛些涼水,將藥店買回來的白茯苓掰成小塊,放進盆裏,浸泡2個小時,2個小時之後,給籠屜上鋪上一塊乾淨的紗布,然後再將泡好的白茯苓放在紗布上,用中火蒸40分鐘,40分鐘之後,把蒸好的茯苓取出來,放進攪拌機,這時候再把牛奶也倒進去,蓋上蓋子,開始攪拌,一直攪拌到看不到明顯的顆粒的時候,就算攪拌好了。然後再把它們倒進沙鍋,用大火燒開,鍋一開就算好了,稍微冷卻以後,再加入適量的蜂蜜。這樣,這道茯苓霜就做好了。 |
茯苓膏
| 藥物組成豬蹄2具(治如食法),白粱米1鬥(洗令淨,2味以水5鬥,合煮豬蹄爛,取清汁3鬥,用煮後藥),白茯苓5兩,商陸5兩,萎蕤1兩,白芷2兩,槁本2兩。 處方來源:方出《千金》卷六,名見《普濟方》卷五十一。方劑主治:面多(黑幹) (黑曾)及手皴。方劑功效:令皮膚悅澤白潤。製備方法:上(口父)咀,以前藥汁3鬥,並研桃人1升,合煮,取1鬥5升,去滓。瓷瓶貯之,納甘松、零陵香末各1兩人膏中,攪令勻,綿幕之。用法用量:每夜用塗手面。 |
首烏茯苓膏(髮) | 原料:何首烏、白茯苓各250克,補骨脂、枸杞子各50克,黑芝麻100克,蜂蜜500克。 製法:將5味藥加水500毫升,煎煮取液300毫升,連煎3次,合併3次汁液,文火濃縮至500毫升,加入蜂蜜調勻,再煮至沸,冷卻後裝瓶備用。 功效:補肝腎,填精髓,烏鬚髮。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毫升,直接食用或開水沖服。 應用:適用於腎髓虧虛引起的鬚髮早白或枯黃或髮落不生。 |
內服
紅豆鬆糕(茯苓糕) | 材料:在來米 200公克、糯米粉 150公克、水 180公克、白砂糖 120公克、茯苓粉 少許、紅豆沙 80公克 做法: 1. 水與白砂糖煮開放涼。 |
| 配方:茯苓50克 麵粉450克 製作:1.把茯苓烘乾,打成粉,與麵粉混勻。 2.把茯苓、麵粉混勻,加入發酵粉,用清水揉合成麵團發酵,發好後製成5釐米見方一塊的糕狀。 3.把茯苓糕上籠用武火大氣蒸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早餐食用。 |
蜂蜜茯苓糕
| 說明:安心神藥膳 材料:茯神粉2大匙、藕粉2大匙、綠豆粉1大匙、蜂蜜適量。 |
美味蓮子茯苓糕 | http://eat.sina.com.cn 2003年09月30日14:32 新浪飲食 材料:蓮子、茯苓、麥冬各500克,白糖桂花適量。 做法: 1. 蓮子用溫水泡後去皮、心; 2. 茯苓切片,與麥冬共研細粉,加白糖、桂花拌勻, 3. 再加適量水揉和後製成糕坯,上籠蒸20分鐘。 用法:早晚餐服或作點心用,每服100克。 效用:健脾寧心。適用於脾氣虛弱、心陰不足之消渴、心悸、怔忡、食少乏力等症。 |
茯苓糊 | 原料:茯苓細粉 米粉 白糖各等份 |
茯苓山藥粥 | 原料:獲苓20克,大棗10克,山藥2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做法: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藥、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用法:分3次佐餐食用。 作用: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常食用。 評注:茯苓甘平,淡滲利水去濕,補脾益胃,與山藥、大棗佐用,藥性平和,滋補脾胃,除濕止瀉之功更著 |
當歸茯苓燉雞湯 | 當歸50克,茯苓20克,烏雞一隻,生薑一塊,水適量,文火共燉,至肉爛湯濃時,調味裝盤即可食用。 |
蓮子茯苓糕 | 材料:茯苓、蓮子、麥冬各等份 做法:茯苓、蓮子、麥冬共研細末,加入白糖、桂花適量拌勻,用水和麵蒸糕食用。 功效:甯心健脾,適宜於因心陰不足,脾氣虛弱而引起的乾渴、心悸、少食、神疲者。 |
栗子茯苓粥 | 材料:茯苓15克,栗子10枚,糯米30克 做法:將茯苓洗淨入鍋,加冷水,用小火煎半小時,棄渣留湯,加入栗子肉、糯米,再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止瀉,適宜於小便不利、慢性腎炎者。 |
山藥茯苓肚 | 材料:豬肚1只,茯苓100克,淮山100克 做法:將豬肚洗淨,茯苓、淮山裝入肚內,淋上黃酒2匙,撒細鹽適量,紮緊口,入鍋內加水慢燉至肚子酥爛;將豬肚撈出剖開,倒出茯苓、山藥,冷卻後烘乾,研末裝瓶,每次服6-10克,日服3次,溫開水送服。取豬肚切片,適當調味後食用。 功效:補腎益胃,健脾滲濕,適宜於糖尿病患者 |
荷葉茯苓粥 | 荷葉1張(幹鮮均可),茯苓50克,粳米100克。先將荷葉煎湯後去渣,再加入茯苓、粳米煮成粥,分早晚兩次食用。對感受暑熱所致的腦脹、胸悶、小便黃、濕熱瀉痢有較好的療效,對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神經衰弱都有一定的療效。 |
消食健胃心苓粥 | 桂心2g,茯苓10g,桑白皮3g,粳米100g。先煎茯苓、桂心、桑白皮,濾渣取汁,與粳米同煮成粥。每日1劑,作早餐食之。主治飲食停蓄胃脘、上逆犯胃胸滿、咳逆、欲嘔、飲食不下等症。 |
祛濕解乏芡苓粥 | 芡實、茯苓、山藥、蓮肉、薏苡仁、白扁豆、黨參、白術各6g,加水適量,同煎40分鐘後撈出黨參和白術藥渣,再加入洗淨粳米150g,繼續煮至米爛粥稠,即可分次調糖食用,連吃數日。主治體虛乏力、虛腫、泄瀉等症。 |
其他 | 買回茯苓粉,按照2∶5的比例,與蜂蜜一起沖水,可以提高抵抗力,利水消腫。蒸制饅頭、包子等麵食時,可在麵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一起蒸,或者將茯苓和山藥、松仁、芡實、蓮心一起和麵,做成烙餅,對糖尿病患者有較好療效。此外,茯苓還可以做湯、泡酒,在500毫升的酒中,放100克茯苓,每天喝5—10毫升,具有寧心安神、健脾延年的功效。 |
睡眠食療方
擁有高質量睡眠,才能擁有高質量的生活。上周保健版向讀者徵集秋季睡眠食療方,消息刊出後,得到讀者熱烈回應。經過選擇,現將他們親身體驗的方子列出,供失眠的讀者參考與分享。因為個體差異的原因,這些方子使用之前,還需你仔細斟琢。 楊曉春的方子 蓮子茯苓糕 蓮子肉100克,茯苓粉100克,白糖,桂花適量。蓮子肉研粉,與茯苓粉拌勻,加白糖桂花,加水和麵蒸成糕即可。一般早晚服,連服7日。 呂均萍的方子 百合紅棗糯米粥 百合60克,糯米200克,紅糖適量。先將百合用清水浸泡30分後,加紅棗糯米煮粥,待粥煮至濃稠時,放入紅糖稍煮片刻就可以吃了。 劉考光的方子 藕絲羹 鮮嫩藕500克,雞蛋清2個,鴨蛋清2個,山楂糕100克,酸棗150克,鮮靈芝(沒有可用鮮蘑菇代),青梅100克,冰糖100克,甜玉米適量。 做法:將藕洗淨切成細絲,入沸水鍋內略燙後撈出,山楂糕,靈芝,酸棗,青梅切成細絲,雞蛋清,鴨蛋清打在碗裏,加入半兩清水調勻倒入盤內,放入蒸籠蒸5-10分鐘,成為白色固體蛋羹,再將以上5種細絲均勻擺在蛋羹上。冰糖放在炒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熬成糖汁,再加入適量的濕玉米粉,兌成芡汁,澆在蛋羹上既成。 王岩的方子 龍眼百合煲雞蛋 龍眼肉15克。百合30克。雞蛋兩個,約100克。 做法:將洗淨的百合放入鍋中,雞蛋煮熟剝去外殼,連同龍眼肉放入鍋內,用文火煮至百合熟爛。每日1次,當甜食點心吃。 注意:內有痰火及濕滯停飲者不宜服。另外,蛋黃中含較多膽固醇,老年人應少吃蛋黃,多吃蛋清。 汪江河的方子 百合釀藕 百合60克,淮山藥60克,大棗20枚,豬網油2張,粗壯肥藕1節,冰糖,麵粉,牛奶,蜂蜜各適量。 做法:將百合洗淨,脫瓣後用清水泡4小時,然後撈出瀝幹,切碎,淮山藥洗淨,蒸籠蒸熟,去皮剁成泥,大棗剝皮去核,搗碎,將百合,淮山藥,大棗一同放入碗內,加入麵粉,牛奶,蜂蜜調勻,切開藕的一端,洗淨後將百合等填滿藕孔,再用牙籤將切開的藕節封牢,放入蒸籠內,蒸熟(注意不能用水煮),取出削去藕皮,再改刀切成厚片。網油洗淨墊入碗底,碼入藕片,加入冰糖,再覆蓋上網油,用竹蒸籠旺火蒸20分鐘左右,取出,去掉網油,扣入盤內即成。 湯一明的方子 黑芝麻 100克,核桃仁150克,粳米粉500克,糯米粉500克,蜂蜜200克,白糖100克,糖金橘餅兩個,珍珠粉20克。 做法:將黑芝麻,核桃仁炒熟碾末,過80目,再與粳米粉,珍珠粉,糯米粉拌勻。蜂蜜加白糖和清水150克調成蜜糖水,拌入粉內和勻、搓團,輕輕盛於糕模內,面上撒一些切碎的金橘餅,用旺火蒸20分鐘—25分鐘,即成。 當點心食用,一日兩次。 石岩的方子 丹參豬心 豬心250克,丹參25克,荸薺50克,韭黃15克,雞湯50克。佐料為黃酒,精鹽,味精,醬油,蔥花,生薑末,蒜末,胡椒粉,濕澱粉,白糖,食醋,植物油,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丹參洗淨切成片,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煎取濃汁20克,豬心洗淨切成片,放入碗中,加入精鹽,濕澱粉拌勻,韭黃去雜洗淨,切成小段,荸薺去皮洗淨切成片,取一小碗放入黃酒,精鹽,味精,醬油,胡椒粉,濕澱粉,白糖,雞湯和丹參濃汁,兌成芡汁。炒鍋上火,放油燒七成熟,放入豬心滑熟,倒入漏斗中瀝油,鍋內留少許底油,燒熟後放入蔥花,生薑末,蒜末煸香,再放入荸薺片煸透,倒入豬心,加入芡汁,撒上韭黃段,翻炒均勻,淋上食醋和麻油即成,佐餐食用。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