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舊筆記及歸經歌訣補充


病機十九條

(黃帝內經‧素問 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

一、五臟病機:

1、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指六淫,六風或內風,及中風之風。內風的發病急驟,卒然昏厥,肌體抽搐角弓反張,喎僻不遂頭暈目眩,肢體動搖、震顫等現象。

:振掉、動搖不定。

:眼黑、頭暈目眩。

暈眩不支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2、諸寒收引,皆屬於腎。

:內寒陽虛陰勝之內寒。

外寒外來之寒邪。

收引:指經脈拘急攣縮,伴有疼痛症。

痙攣

當歸四逆湯

3、諸氣膹鬱,皆屬於肺。

:各種氣機方面的病變。

膹鬱:呼吸急迫,胸部痞閉阻塞。

憂、怒、恐

大青龍湯

小青龍湯

4、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內濕內在脾虛、濕氣重。

外濕外在的濕邪。

腫滿:水腫脹滿。

水腫氣脹

苓桂术甘湯

五苓散

越婢湯

5、諸熱瞀瘛,皆屬於火。

:為火盛之病理表現。

:頭目昏蒙不清,神志昏糊煩亂。

:筋脈四肢抽搐。

黃連湯

白虎湯

6、諸痛癢瘡,皆屬於心。

疼痛癢

瀉心湯

二、六氣病機

7、諸厥固泄,皆屬於下,

下焦

:厥逆,四肢厥冷。少陰

:指二便不通。

:指二便不禁。大腸

:指下焦肝腎。

四逆湯

苓桂味甘湯

8、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上中二焦

:指肺痿和痿躄。陽明

:指咳嗽氣逆。肺

:指嘔吐反胃。胃

:指肺胃

理中湯

小建中湯

葛根湯

9、諸禁鼓慓,如喪神守,皆屬於火。

(噤):口噤牙關緊閉,口不開。

鼓慓:鼓戰慄。

如喪神守:心神煩亂不安。

百合地黃湯

10、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筋脈拘急,身體強直,口噤反張。

項強:頸項強直,轉動不靈。

葛根湯

大承氣湯

栝蔞桂枝湯

11、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上逆,嘔逆。

衝上:上沖(突然向上)火性炎上。

苓桂味甘湯

12、諸脹腹大,皆屬於熱。

裡熱

:指腫脹。

腹大:腹大脹滿熱結於內。

防己黃耆湯

13、諸躁狂越,皆屬於火。

:躁擾不寧,動起不安。

:精神錯亂,神志不安。

:越過常度。

桂枝加桂湯

抵當湯

桃仁承氣湯

14、諸暴強直,皆屬於風。

:突然急驟發生。

強直:乃筋脈失柔,肢體活動不靈。

中風、破傷風

桃仁承氣湯

15、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

指腸鳴腹脹,有聲,敲之如鼓。

己椒藶黃圓

16、諸病胕腫,痛酸驚駭,皆屬於火。

:足背

痛酸驚駭:浮腫疼痛,酸楚難名,甚而心神不寧,驚駭不定。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17、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

:左右扭轉。

:角弓反張。

:曲也。

水液:小便。

:混濁。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18、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

表寒

水液:指病人之痰、涕、便、尿、嘔吐物。

附子湯

真武湯

19、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嘔吐酸:發生較急如噴射狀腹瀉。

暴注下迫:裏急後重,排便不順。

大黃甘草湯

小半夏湯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心經

問君何藥補心經,遠志山藥共麥冬,棗仁當歸天竺黃,六味何來大有功。
玄參苦,黃連涼,木香貝母瀉心強;涼心竹葉犀牛角,朱砂連翹並牛黃。
溫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細辛獨活湯。

肝經

滋補肝經棗仁巧,薏苡木瓜與貢膠;瀉肝柴胡並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黃連,龍膽草,車前甘菊涼肝表;溫肝木香吳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脾經

補脾人參綿黃耆,扁豆白朮共陳皮,蓮子山藥白茯苓,芡實蒼朮甘草宜。
瀉脾藥,用枳實,石膏大黃青皮奇。溫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薑胡椒粒。
滑石玄明涼脾藥;白芍升麻引入脾。

肺經

補肺山藥共麥冬,紫菀烏梅與參苓,阿膠百部五味子,棉州黃耆更湊靈。
紫蘇子,與防風,澤瀉葶藶瀉肺經,更有枳殼桑白皮,六味瀉肺一般同。
溫肺木香冬花尋,生薑乾薑白蔻仁;涼肺黃芩與貝母,人溺山梔沙玄參。
馬兜鈴,瓜蔞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與升麻,連須蔥白用幾根。

腎經

補腎山藥甘枸杞,螵蛸龜板與牡蠣,杜仲鎖陽巨勝子,山萸蓯蓉共巴戟,
龍虎骨,懷牛膝,五味菟絲與芡實,再加一味懷熟地,共補腎經十八味。
瀉腎不必多求方,知母澤瀉兩相當。溫腎肉桂並附子,鹿茸故紙海沈香,
亦溫腎,膃肭臍;涼腎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獨活肉桂奇。

胃經

補胃需用蒼白朮,半夏扁豆綿黃耆,芡實蓮肉共百合,山藥還加廣陳皮。
瀉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實,更添芒硝與大黃,多加石膏謝更急。
溫胃木丁與藿香,益智吳萸與良薑,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乾薑。
涼胃葛根條黃芩,滑石黃連玄花粉,知母連翹石膏斛,梔子升麻竹茹尋,
十三味藥涼胃火;白芷升麻引胃藥。

膽經

補膽龍膽與木通;柴胡青皮瀉膽經。溫用陳皮制半夏,更加生薑與川芎。
涼用竹茹與黃連;引用盡皆同肝經。

大腸經

問君大腸何藥補?左旋牡蠣白龍骨,桔梗米殼訶子皮,山藥肉蔻並蓮肉。
川大黃,南檳榔,枳殼石斛瀉大腸,再加芒硝桃麻仁,蔥白三寸瀉更強。
乾薑肉桂吳茱萸,三者同時能溫腸,引藥盡皆同胃經;槐花條芩涼大腸。

小腸經

小腸石斛牡蠣補;瀉用木通共紫蘇,連須蔥白荔枝核,同為瀉劑君知否。
小腸要求溫, 大小茴香烏藥根;涼用黃芩天花粉;引用羌活與高本。

膀胱經

橘核菖蒲補膀胱,益智續斷龍骨良;瀉用芒硝車前子,澤瀉滑石石韋幫。
溫用烏藥並茴香;涼用黃柏生地黃,甘草梢,亦屬涼;引用盡皆同小腸。

三焦經

滋補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與黃耆;瀉用梔子並澤瀉;溫用薑附頗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涼三焦功效急。引入三焦不用別,藥與肝膽無差異。

心包經

地黃一味補包絡;瀉用烏藥並枳殼;溫肉桂;涼梔子;柴芎青皮是引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