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 星期二

松山社大中醫養生藥膳筆記

中醫養生藥膳

20090527

食積→消化不良

穀積→

麥芽(回乳)、穀芽

肉積→

山楂(減重)

酒積→

枳椇子煮茶喝

寒積→

生薑、紫蘇(魚蝦蟹毒)

(蜂蜜)菊花茶

端午吃粽糯米忌食之人

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糖尿病、痠痛症

食物禁忌:

服中藥的食物禁忌


我們平時食用的魚、肉、雞、蛋、蔬菜、瓜果、醬、醋、茶、酒等普通食物本身都具有各自的性能,服用不當會影響療效,甚至起反作用。

《調疾飲食辨》一書中云:「病人飲食,藉以滋養胃氣,宣行藥力,故飲食得宜足為藥餌之助,失宜則反與藥餌為仇。」水腫、消化不良、泄瀉者,忌食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服發汗藥者,忌食用醋和生冷食物。服補藥者,忌食用茶葉、籮蔔。陰虛陽亢、皮膚長豆者,忌食辣味食物。紅腫熱痛的外科瘡瘍者,忌食牛羊魚蟹等食物。服用中藥中有鱉甲時忌食莧菜,有荊芥時忌食水產動物,有蜂蜜時忌食蔥、豆腐。

穀類

糯米

1)不宜食用冷指來水所煮的飯
2)不宜常吃剩油炒飯

高梁

1)不宜常吃加熱後放置的高粱米飯或煮剩的高梁米飯
2)不宜加堿煮食

花生

忌黃瓜,同食會傷身。

黃豆

1)不宜多食炒熟的黃豆
2)對黃豆過敏者不宜食用
3)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時不宜食用
4)服用紅黴素、滅滴靈、甲氰咪胍時不宜食用
5)服用左旋多巴時不宜食用
6)不宜煮食時加堿
7)食用時不宜加熱時間過長
8)服用鐵製劑時不宜食用
9)服氨茶鹼等茶鹼類藥時不宜食用
10)不宜與豬血、蕨菜同食
11)不宜多食

豆漿

1)飲用時加熱時間不宜過短
2)不易和雞蛋同時煮食
3)豆漿不易加紅糖飲用
4)暖水瓶裝豆漿不宜飲用
5)喝豆漿時不宜食紅薯或橘子
6)不宜多飲

綠豆

1)服溫熱藥物時不宜食用
2)服用四環素類藥物時不宜食用
3)服甲氰咪胍、滅滴靈、紅黴素時不宜食用
4)服用鐵制時不宜食用
5)煮食時不宜加堿
6)老人、病後體虛者不宜食用
7)不宜與狗肉、榧子同食。

紅豆

1)忌與米同煮,食之發口瘡
2)不宜與羊肉同食
3)蛇咬傷,忌食百日
4)多尿者忌用

油類

豬脂

1)服降壓藥及降血脂藥時不宜食用
2)不宜用大火煎熬後食用
3)不宜久貯後食用
4)不宜食用反復煎炸食物的豬油

菜籽油

1)菜籽油經高溫處理後貯存
2)帶有蛤喇的菜籽油不應食用

蔬菜類

大白菜

1)不宜食用黴爛變質的白菜
2)服用維生素K時不宜食用
3)不宜食用久放的熟白菜
4)不宜燜煮後食用
5)不宜水浸泡後食用
6)不宜燙後擠汁作菜餡用
7)不宜食用酸菜過多
8)不宜和豬、羊肝同時食用
9)不應食用銅制器皿盛放或烹製的白菜
10)不宜多食偏食

小白菜

忌兔肉。

蘿蔔

嚴禁與柿子同食,同食患甲狀腺腫 、忌何首烏、地黃、服人參時禁食;忌木耳,同食會得皮炎。

胡蘿蔔

1)不宜食用切碎後水洗或久浸泡于水中的蘿蔔
2)服用雙氫克尿塞時不宜食用
3)食用時不宜加醋太多
4)未油炒者不宜食用
5)食時咀嚼時間不宜過短
6)不可紅白蘿蔔同時食用
7)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如菠菜、油菜、花菜、番茄、辣椒等),水果(如柑橘、檸檬、草莓、棗子等)同食破壞維生素C,降低營養價值。
8)禁忌生食

不宜和某些果、菜同吃,如番茄、蘿蔔、辣椒、石榴、萵苣、木瓜等。最好單獨吃或和肉類烹飪 。因胡蘿蔔含有分解酶,可是其他果菜中的維生素喪失殆盡。

菜瓜

忌與牛奶、乳酪、魚類同食,否則易生疾病

山藥

忌鯽魚、甘遂。

木耳

忌與田螺同食;忌與雉機雞、野鴨、鵪鶉肉同食;忌與四環素同服。

茭白

不宜與豆腐同食,否則易形成結石。

黃瓜

1)不宜生食不潔黃瓜
2)不宜棄汁制餡食用
3)不宜多食偏食
4)不宜加堿或高熱煮後食用
5)不宜和辣椒、菠菜同食
6)不宜與花菜、小白菜、番茄、柑桔同食

不宜和含維生素量高的蔬菜如番茄、辣椒等同烹飪,因黃瓜含有分解酶,能破壞番茄中的維生素C芥菜忌與鯽魚同食,否則易引發水腫。

芹菜

忌同醋食,否則易損齒。

韭菜

不可與菠菜同食,二者同食有滑腸作用,易引起腹瀉;不可與蜜同食;不可與菠菜同食;不可與牛肉同食。

苦菜

不可與蜜同食。

蓴菜

忌與醋同食。

莧菜

不宜與菠菜、蕨粉同食。

菠菜

1)未用開水燙者不宜炒食
2)不應和抗凝血藥同時食用
3)服用安體舒通時不宜食用
4)不宜棄菠菜根食用
5)服用肝素、雙香豆素及枸櫞酸鈉等凝血藥時不宜食用

6)小兒不宜多食菠菜
7)不宜與豆腐同食

忌韭菜。

綠豆芽

1)不宜用銅器盛放後食用或烹製時加堿
2)用化肥生髮的綠豆芽不可食用

花生

忌蕨菜。

蕨菜

忌與黃豆、花生、毛豆等同食。

香菜

1)不宜在服用安體舒通、氨苯蝶啶、氨氯吡咪等藥物時食用
2)服維生素K時不應食用
3)不宜和黃瓜同時食用
4)不宜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

5)不宜與豬肉同食
6)不宜與白術、蒼術、丹皮同食

不可與一切補藥同食 忌白術、牡丹皮。

豆腐

1)服用土黴素、四環素藥物時不宜食用
2)不宜食用生豆腐
3)服優降寧和苯乙肼藥物時不宜食用豆腐
4)煮豆腐時不宜放蔥

不要與牛奶同食 不要與菠菜同烹調 忌用豆漿沖雞蛋 忌與四環素同用 忌蜂蜜,同食會耳聾。

番茄

1)不宜和黃瓜同時食用
2)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3)空腹時不宜食用

4)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5)不宜長久加熱烹製後食用
6)服用新斯的明或加蘭他敏時禁忌食用

甘薯、

紅薯、

白薯、

地瓜、

山芋

不能與柿子同食,二者相聚會形成難容性的硬塊即胃柿石,引起胃脹、腹痛、嘔吐,嚴重時可導致為出血等,危機生命。不宜與香蕉同吃。馬鈴薯忌香蕉,同食面部會生斑。紅薯忌柿子,同食會得結石病。

南瓜

不可與羊肉同食,否則易發生黃疸和腳氣。

洋蔥

忌蜂蜜,同食會傷眼睛。

竹筍

不宜與豆腐同食,同食易生結石;不可與鷓鴣同食,同食易形成結石;不可與糖同食。

馬齒莧

忌鱉甲

茄子

忌與黑魚、蟹同食 過老熟的茄子不宜食,易中毒。


肉類

豬肉

1)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豬肉
2)服降壓藥和降血脂藥時不宜多食
3)禁忌食用豬油渣
4)小兒不宜多食
5)不宜在剛屠後煮食
6)未剔除腎上腺和病變的淋巴結時不宜食用
7)老人不宜多食瘦肉
8)食用前不宜用熱水浸泡
9)在燒煮過程中忌加冷水
10)不宜多食煎炸鹹肉

11)不宜多食加硝醃制之豬肉
12)不宜多食食午餐肉
13)不宜多食肥肉


14)忌與鵪鶉同食,同食令人面黑
15)忌與鴿肉、鯽魚、蝦同食,同食令人滯氣
16)忌與蕎麥同食,同食令人落毛髮
17)忌與菱角、黃豆、蕨菜、桔梗、烏梅、百合、巴豆、大黃、黃連、蒼術、蕪荽同食
18)忌與牛肉、驢肉(易致腹瀉)、羊肝同食。
19)服磺胺類藥物時不宜多食

忌菱角,同食會引起肚子痛。

豬肝

1)忌與蕎麥、黃豆、豆腐同食,同食發痼疾
2)忌與魚肉同食,否則令人傷神

3)忌與雀肉、山雞、鵪鶉肉同食

豬血

1)忌黃豆,同食令人氣滯
2)忌地黃、何首烏

兔肉

忌芹菜,同食會引起脫髮。

羊肉

1)不宜多食烤羊肉串
2)不宜食用反復剩熱或凍藏加溫的羊肉
3)有內熱者不宜應多食
4)服用瀉下藥峻瀉後不宜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降除甲狀腺的羊肉
6)不宜與乳酪同食

7)不宜與豆醬、醋同食
8)不宜與蕎麥同食
9)服用中藥半夏、菖蒲時禁忌食用
10)燒焦了的羊不應食用
11)未完全燒熟或未炒熟後不宜食用
12)不宜用不適當的烹製方法烹製食用

忌西瓜,同食會傷元氣。

羊肝

1)忌與生椒、梅、赤豆、苦筍、豬肉同食
2)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同食

狗肉

1)小兒禁忌多食
2)不宜食用甲狀腺未摘除的狗肉
3)食大蒜及服商陸、杏仁時禁忌食用
4)不宜食用剩熱或冷藏加工之品

5)不宜與鯉魚同時食用
6)不宜與大蒜同時食用
7)食後不宜飲茶

忌綠豆,同食會中毒。

牛肉

1)不宜食用反復剩熱或冷藏加溫的牛肉食品
2)內熱盛者禁忌食用
3)不宜食用熏、烤、醃制之品
4)不宜用不適當烹製方法烹製食用
5)不宜食用未摘除甲狀腺的牛肉
6)不宜使用炒其他肉食後未清洗的炒菜鍋炒食牛肉

7)與豬肉、白酒、韭菜、薤(小蒜)、生薑同食易致牙齦炎症
8)與栗子不宜同食
9)不宜與牛膝、仙茅同用
10)服氨茶鹼時禁忌食用

忌栗子,同食會引起嘔吐。

牛肝

1)忌鮑魚、鯰魚
2)不宜與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同食

雞肉

1)食時不應飲湯棄肉
2)禁忌食用多齡雞頭
3)禁忌食用雞臀尖
4)不宜與兔肉同時食用

5)不宜與鯉魚同時食用
6)不宜與大蒜同時食用
7)服用左旋多巴時不宜食用
8)服用鐵製劑時不宜食用

忌芹菜,同食會傷元氣。

鴨肉

1)反木耳、胡桃
2)不宜與鱉肉同食,同食令人陰盛陽虛,水腫泄瀉

驢肉

1)忌荊芥
2)不宜與豬肉同食,否則易致腹瀉

馬肉

1)不宜與大米(粳米)、豬肉同食
2)忌生薑、蒼耳

鵝肉

不宜與鴨梨同吃。

忌雞蛋,同食會傷元氣。

鹿肉

不宜與雉雞、魚蝦、蒲白同食

雀肉

1)春夏不宜食,冬三月為食雀季節
2)不宜與豬肝、牛肉、羊肉同食
3)忌李子、白術

野鴨

忌與木耳、核桃、蕎麥同食

鷓鴣肉

忌與竹筍同食

水獺肉

忌與兔肉、柿子同吃

獐肉

不宜與蝦、生菜、梅子、李子同食

鵪鶉肉

不宜與豬肉、豬肝、蘑菇、木耳同食。

雉雞 (野雞)

不宜與豬肝、鯰魚、鯽魚、木耳、胡桃、蕎麥同食

貓肉

忌藜蘆; 貓肉有傷胎之弊,孕婦忌服。

水產類 凡海味均禁甘草

鯉魚

1)脊上兩筋及黑血不可食用
2)服用中藥天門冬時不宜食用
3)不宜久食久反復剩熱或反復凍藏加溫之品
4)不宜食用燒焦提魚肉
5)不宜與狗肉同時食用
6)不宜與小豆藿同時食用
7)不宜與赤小豆同時食用
8)不宜與鹹菜同時食用
9)不宜與麥冬、紫蘇、龍骨、朱砂同時食用

忌甘草,同食會中毒。

帶魚

1)帶魚過敏者不宜食用
2)服異煙肼時不宜食用
3)身體肥胖者不宜多食

1)不宜食用死螃蟹
2)不應食用生蟹
3)不應食用螃蟹的鰓及胃、心、腸等臟器
4)不宜食用隔夜的剩蟹
5)不宜與柿子同時食用
6)服用東莨菪堿藥物時不宜食用
7)寒凝血瘀性疾病患者不應食用

8)服用中藥荊芥時不宜食用


9)不宜與梨同時食用
10)不宜與花生仁同時食用
11)不宜與泥鰍同時食用
12)不宜與香瓜同時食用
13)不宜與冰水、冰棒、霜淇淋同時食用

忌柿子,同食會引起腹瀉。

田螺

1)服用左旋多巴時不宜食用
2)不宜和石榴、葡萄、青果、柿子等水果一起食用
3)不宜與豬肉同時食用
4)不宜與木耳同時食用

5)不宜與蛤同時食用
6)不宜與香瓜同時食用
7)不宜與冰同時食用

1)嚴禁同時服用大量維生素C。否則,可生成三價砷,能致死
2)不宜與豬肉同食,損精

3)忌與狗、雞肉同食
4)忌糖

泥鰍

不宜與狗肉同食。

海帶

不宜與甘草同食。

鯽魚

1)不宜與芥菜、豬肝、豬肉、蒜、雞肉、鹿肉等同食
2)忌山藥、厚朴、麥冬、甘草

鱉肉

1)忌豬肉、兔肉、鴨蛋、莧菜
2)忌與薄荷同煮

3)忌與鴨肉同食,久食令人陰盛陽虛,水腫泄瀉。

黃花魚

1)忌用牛、羊油煎炸;
2)反荊芥。

龜肉

不宜與酒、果、瓜、豬肉、莧菜同食。

蝸牛

忌蠍子。

鯰魚

1)不宜與牛肝同食
2)忌用牛、羊油煎炸
3)不可與荊芥同用

鱔魚

1)忌狗血、狗肉,同食助熱動風
2)忌荊芥,同食令人吐血

3)青色鱔魚有毒,黃色無毒。有毒鱔魚一次吃250克,可致死。

海鰻魚

不宜與白果、甘草同食。

青魚

1)忌用牛、羊油煎炸
2)不可與荊芥、白術、蒼術同食

牡蠣肉

不宜與糖同食。

甲魚

忌莧菜,同食會中毒。

蛋奶

雞蛋

1)不宜食用生雞蛋
2)食用加熱時間不宜過長
3)不宜用豆漿沖雞蛋食用
4)不宜多食
5)保存雞蛋時不宜橫放
6)髒雞蛋不宜用清水沖洗
7)煮熟的雞蛋不宜用冷水冷卻
8)服用氨茶鹼類藥物時不宜多食雞蛋
9)炒雞蛋時不宜放味精
10)不宜與甲魚同時食用

11)不宜食用死胎蛋

12)服磺胺類藥物和碳酸氫鈉時不宜食用
13)宿食積滯者不宜食用
14)服用左旋多巴時不宜多食
15)不宜偏食紅皮雞蛋
16)禁忌食用臭雞蛋
17)不宜與兔肉同時食用
18)不宜與鯉魚同時食用
19)不宜與生蔥、蒜同時食用
20)不宜與豆漿同時食用

忌糖精,同吃會中毒,重者死亡。

皮蛋(松花蛋)

1)食用皮蛋時宜加醋
2)不宜多食松花蛋

牛奶

1)吃橘子時不宜喝牛奶
2)易困倦者不宜飲用牛奶
3)牛奶忌飲用過量
4)空腹時不宜飲用
5)不宜早晨飲用
6)不宜久煮或冰凍後飲用
7)不宜用文火煮食
8)不宜不加糖飲用
9)牛奶中加糖不應過量
10)牛奶中加糖不應過少
11)牛奶不應和糖同煮
12)牛奶不應加紅糖飲用
13)鉛作業者不應飲用牛奶
14)對牛奶過敏者不宜飲用
15)不耐受牛奶的人不宜飲用

16)夏季不應飲用冷牛奶
17)回潮變硬的奶粉不宜食用
18)不宜長時間用保溫瓶裝牛奶
19)牛奶與巧克力糖不宜同時食用
20)牛奶有沉澱物時禁忌食用
21)不宜冰凍保存後食用
22)食用牛奶中不應加鈣粉
23)不宜與豆漿同煮
24)不宜用塑膠容器或玻璃容器裝牛奶
25)服用紅黴素、滅滴靈、甲氰咪胍及四環素類藥物時不宜飲用
26)服用丹參片時不宜飲用牛奶
27)喂嬰幼兒不應用摻水牛奶
28)餵養嬰幼兒不宜單用牛奶
29)不宜用牛奶加米湯喂嬰幼兒

酸牛奶

1)忌加熱後食用
2)服磺胺類藥及碳酸氫鈉時禁忌飲用

水果類

蘋果

1)不宜食用過多
2)不宜與蘿蔔同時食用
3)服磺胺類藥物和碳酸氫鈉時不宜食用
4)不宜與海味同食(海味與含有鞣酸的水果同吃,則易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

1)服用糖皮質激素後不宜食用
2)複磺胺類藥物和碳酸氫鈉時不宜食用
3)不宜與鵝肉、蟹同食
4)不宜食後飲開水 (易致腹瀉)
5)忌多吃
6)忌與油膩、冷熱之物雜食

1)不應食用兩仁的桃
2)食用龜肉、鱉肉及服中藥白術時不宜食用
3)服用退熱淨、阿司匹林、布洛芬時不宜食用
4)服用糖皮質激素時不應食用

李子

1)服中藥白術時不應食用
2)體虛、久病者不宜多食
3)服磺胺類藥物時不宜食用
4)不宜與雞蛋同食
5)不宜與青魚同食
6)不宜與蜂蜜同食
7)不宜與雀肉同食

荔枝

1)不宜多食
2)服維生素K時不宜食用
3)不宜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
4)不宜與胡蘿蔔及黃瓜同時食用
5)服阿司匹林、異煙肼、布洛芬、退熱淨等藥時不宜食用
6)服苦味健胃藥時不宜食用

1)腐爛變質的棗忌食用
2)服用維生素K時禁忌食用
3)不應和黃瓜或蘿蔔一起食用
4)不應和動物肝臟同時食用
5)不可與海鮮同食,否則令人腰腹疼痛
6)不可與蔥同食,否則令人臟腑不合,頭脹
7)服用退熱淨、布洛芬等藥時禁忌食用
8)服苦味健胃藥及驅風健胃藥時不應食用

香瓜

忌與鱉、田螺同食;忌油餅。

香蕉

1)服用痢特靈、甲基苄肼、優降寧、苯乙肼時不宜食用
2)服安體舒通、氨苯蝶啶和補鉀藥時不宜食用
3)不宜空腹食用
4)服紅黴素、甲氰咪呱、滅滴靈時不宜食用
5)不宜與白薯同食

忌芋頭,同食會腹脹。

瓜子

1)多味葵花籽不宜多食
2)育齡青年不宜多食(能引起睾丸萎縮)

鳳梨

1)未作加工處理者不宜食用
2)對鳳梨過敏者不宜食用
3)不宜與蘿蔔一起食用
4)服用鐵製劑時不宜食用
5)不宜與蛋白質豐富的牛奶、雞蛋同時食用
6)服用四環素類藥物及紅黴素、滅滴靈、甲氰咪呱時不宜食用
7)服用維生素K及磺胺類藥物時節不宜食用

桔子

1)忌與蘿蔔同食,同食誘發甲狀腺腫
2)忌與牛奶、蟹、蛤同食

葡萄

1)不宜與海鮮類、魚類同食
2)服人參者忌用
3)忌鐵器
4)忌和四環素同吃。

柿子

1)忌與蟹、水獺肉同食,同食腹痛、大瀉
2)忌與紅薯、酒同食

楊梅

1)忌生蔥
2)不宜與羊肛,鰻魚同食

忌與小米同食,否則令人嘔瀉。

芒果

忌與大蒜等辛物同食。

銀杏(白果)

1)嚴禁多吃,嬰兒吃10顆左右可致命,三、五歲小兒吃30~40顆可致命
2)不可與魚同吃,同食則產生不利於人體的生化反應,小兒尤忌。

飲品

1)飯前飯後不宜多飲
2)不宜在大渴後痛飲
3)爐灶中反復煮沸及煮沸久的水不宜飲用
4)開水鍋爐中隔夜重煮或未重煮的開水不宜飲用

5)蒸飯後的蒸鍋水不宜飲用
6)不宜用冷水煮飯
7)長期用嗓後不應飲冷飲

茶葉

1)服用中藥威靈仙、土茯苓時禁忌飲茶
2)空腹時不宜飲用
3)不宜在吃飯前後飲茶
4)哺乳期的婦女不應飲用濃茶
5)隔夜殘茶不宜飲用
6)不宜用茶水煮雞蛋食用
7)長期不刷牙的人不宜飲茶
8)茶葉不宜久放後飲用
9)第一杯茶水不宜飲用
10)不宜用保溫瓶或杯沏茶飲用
11)不宜飲用浸泡過久的茶水
12)飲茶不宜過量
13)不宜煮茶水飲用
14)不宜嚼食未泡過的茶葉
15)飲用新茶不宜過濃
16)不宜用滾開水泡茶

17)有焦味的茶葉不應飲用
18)服用含金離子的藥物時不宜飲茶
19)服酶製劑時禁忌飲茶
20)服抗生素時不應用茶送服
21)服用碳酸氫鈉時不應飲茶
22)服用洋地黃、洋地黃甙片及地高辛等強心藥時不應飲茶
23)服用潘生丁藥時禁忌飲茶
24)服用鎮靜、催眠藥物時不應飲茶
25)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時不應飲茶水
26)服用維生素B1及利福平時不宜飲用
27)兒童禁忌飲茶
28)飲酒後不宜飲濃茶,加重心腎損害
29)吃狗肉後忌喝茶
30)喝茶水不宜加白糖
31)飲茶後不宜吃四環素類藥物、奎寧

1)乳母不宜飲用
2)孕婦不宜飲用
3)無症狀澳抗攜帶者不應飲用
4)未成年人不應飲酒
5)空腹時不應飲酒
6)育齡青年不應飲用
7)洗澡前不應飲酒
8)維生素B1及維生素B2缺乏的人不宜飲酒
9)不宜飲酒取暖
10)冬泳前後不宜飲酒
11)施家藥前後禁忌飲酒
12)飲酒時不應吸煙
13)臨睡前不應飲酒
14)不宜飲用混合酒
15)不宜與咖啡同時飲用
16)酒後不宜大量飲濃茶水
17)剛釀的白酒不應飲用
18)瓶裝酒不宜久存
19)塑膠桶不宜貯存酒
20)不宜用錫壺盛酒

21)不宜用熱水瓶或旅行水壺裝酒飲用
22)忌長期飲用
23)精神受刺激時不應多飲酒
24)服用抗心絞痛藥物時不應飲酒
25)服用降壓藥時不應飲酒
26)服用痢特靈、甲基苄肼、苯乙肼時禁忌飲酒
27)服用鎮靜安定藥物時禁忌飲酒
28)服用降血糖藥時禁忌飲酒
29)服用止血藥時不應飲用
30)服用水楊酸類藥物時不宜飲用
31)服用利尿藥物時不宜飲用
32)服用利福平、紅黴素和抗血吸蟲藥硝硫氰時不宜飲用
33)飲酒後不宜吃柿子
34)飲酒後不宜同食牛肉
35)飲酒後忌喝牛奶
36)飲酒後忌食糖
37)酒後忌食辣物及芥末

忌柿子,同食會引起心悶。

啤酒

1)患慢性病的人不宜飲用
2)胖人不宜多飲常飲
3)不宜與白酒同時飲用
4)不應兌汽水飲用
5)不應用保溫瓶裝啤酒
6)服用甲基苄肼、苯乙肼時不宜飲用

7)飯前不應飲用冰鎮啤酒
8)不宜飲用久存的啤酒
9)劇烈運動後禁忌飲啤酒
10)不宜同食醃熏食品
11)不宜用水垢的容器裝啤酒
12)老年人不宜常飲、多飲

咖啡

1)不宜與酒同時飲用
2)小兒不宜飲用
3)喝咖啡不宜吸煙
4)不宜長期飲用咖啡
5)不宜短時間內大量飲用

6)孕婦不宜過量飲用咖啡
7)飲用前不應長時間的煎煮
8)服單胺氧化酶抑制劑時不應飲用
9)飲咖啡忌吃多酶片及維生素C

汽水

1)飽餐後不宜飲用
2)開蓋後放置的汽水不應飲用
3)吃飯時不宜飲用
4)飲酒時不宜喝汽水
5)汽水瓶內、外部不潔或漏水漏氣者不宜飲用
6)商標不全或過期汽水不宜飲用
7)瓶內有雜質或異色沉澱物的不應飲用

8)色澤特鮮豔的汽水或異常色澤者不應飲用
9)不冒氣的汽水不應飲用
10)汽水香氣與應具的香型不符或有其他氣味者不宜飲用
11)口感苦澀的汽水不宜飲用
12)酸性汽水不宜多飲
13)勞動後不宜大量飲用汽水

調味品

1)不宜與楊梅、蜜糖同食,同食易氣壅胸悶
2)忌棗、常山、地黃

1)忌丹參、茯苓
2)不宜與海參、羊肉、奶粉同食
3)忌壁虎,可致死

1)忌蝦
2)不可與竹筍同煮
3)不宜與牛奶、含銅食物同食

1)一般不與補藥同服
2)忌蜜、地黃、何首烏、牡丹皮

辣椒

忌與羊肝同食。

花椒

忌防風、附子、款冬。

紅糖

忌皮蛋,同食會中毒。

1)不宜與蔥、蒜、韭菜、萵苣、豆腐同食,不然易引起腹瀉
2)忌地黃、何首烏

酒積預防方法:

1、牛乳

2、胃乳液

3、葛花解酒湯(酒後喝)

4、五苓黃解飲(日本)←五苓散家黃連解毒湯口服液

5、感冒→葛根湯口服液

6、回乳→麥芽水、韭菜←→花生(含花生衣)燉豬腳、木瓜燉海魚湯、赤小豆粥、山藥木瓜燉排骨湯←催乳(產後5-7天)

麥芽糖→潤肺 酒←→柿餅←→螃蟹

瘧疾症症狀→陽明經(半表半里)

寒熱往來Malaria

西醫治方:奎寧(Quinine)→抗藥性→改用綠奎寧、青蒿素(Chloroquiine)

金雞納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造成的,通過瘧蚊傳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蟲傳染病。世界範圍內,僅是呈現臨床癥狀的患者病例每年就在3億到5億之間,而每年因患瘧疾而死亡的人數則則在一到三百萬之間, 這其中大部分為兒童。兒童、孕婦、旅遊者和各地的新移民對本地流行的瘧原蟲免疫力較差,故是易患瘧疾的高危人群。瘧疾主要的流行地區是非洲中部、南亞、東南亞及南美北部的熱帶地區,這其中又以非洲的疫情最甚。就中國而言,瘧疾主要的流行地帶為華中華南的叢林多山地區,但疫情遠較非洲為輕。

主要病徵

瘧疾患者多呈現高熱發燒癥狀,由於早期跡象與流行性感冒有相似之處,許多對該疾病不熟悉的外來旅遊者容易將瘧疾誤認為感冒,從而因為沒有得到及時的藥物治療而使得病情惡化。瘧原蟲生活周期具有很明顯的生理節奏(circadian rhythm),這使得病患的發燒癥狀呈現周期性反覆的特徵。舉例來說,因為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導致的瘧疾發熱周期為48小時。

瘧疾患者常有的其他癥狀包括:瘧原性貧血,酸毒症,呼吸窘迫等等。如果瘧原蟲侵入腦部血管,則會導致最為嚴重的腦部瘧疾,這通常會造成病者昏迷。

按照瘧疾病徵的嚴重程度不同,瘧疾可以分為非重症瘧疾(uncomplicated malaria)和重症瘧疾(complicated / severe malaria),能有效治療這兩類瘧疾的藥物不太相同。

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和有效的治療,瘧疾患者的死亡率會非常高。這也是非洲瘧疾肆虐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戰亂和經濟發展問題,處於疫區的非洲國家公共衛生和醫療狀況通常非常惡劣,這使得這些地方瘧疾的感染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病源

瘧疾疫區。來源: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瘧疾的致病源是瘧原蟲(瘧原蟲屬,Plasmodium spp.),這是一類單細胞真核生物,屬於細胞內寄生蟲,它們以瘧蚊(蚊子的其中一個屬,瘧蚊屬的部分種類)作為傳病媒介,通過雌蚊叮咬吸血來傳播病原體。

瘧原蟲屬生物是頂複合器門(Apicomplexa)的原生生物,這一門的生物幾乎都是寄生蟲。大部分脊椎動物都可以作為瘧原蟲的主要宿主,比如齧齒動物,蝙蝠,蜥蜴,鳥等等。這也使得生物學家可以通過建立生物模型(比方說,用老鼠做瘧疾病理研究)的方式來研究人類瘧疾。

只有四種瘧原蟲能夠感染人類,這包括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瘧原蟲(Plasmodium malariae)、蛋形瘧原蟲(Plasmodium ovale)及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其中惡性瘧原蟲是非洲流行瘧疾的主要病原體,亦是造成患者死亡率最高的瘧原蟲。

瘧原蟲的生命周期很複雜。瘧原蟲通過蚊子叮咬進入宿主體內後首先侵入肝臟細胞,再由肝臟進入血液感染紅血球,在紅血球內無性繁殖擴增之後,受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它們可以繼續感染新的紅血球,也可能形成配子體(gametocyte),當蚊子吸取受感染的血液後,雄,雌配子體進入蚊子胃內發育成配子並進行有性繁殖,合子最終在胃壁下形成卵囊(oocyte)。卵囊中瘧原蟲進行無性繁殖,最終形成孢子體(sporozoite)進入蚊子唾液腺,準備感染新的脊椎動物宿主。

根據瘧原蟲所處的環境和自身形態的不同,瘧原蟲的生命周期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紅血球外階段(Pre-erythrocytic stage):從寄生蟲的孢子體進入宿主體內到其侵入紅血球為止,這一階段患者無明顯癥狀。

2 無性血內階段(Asexual blood stage):寄生蟲在紅血球內不斷擴殖,這一階段病人呈現顯著的瘧疾臨床癥狀。由於瘧原蟲具有很明顯的生理節奏,每隔一定的時間所有寄生在紅血球中的寄生蟲就會一同離開受感染細胞,尋找新的宿主細胞,這是造成瘧疾患者高燒具有周期性的主要原因。另外,瘧原蟲可以改造受感染細胞的表面蛋白結構,使之可以貼附在血管內壁表面,免於受感染細胞在經過脾臟時受宿主免疫系統攻擊而死亡。這一行為能夠造成微細血管的阻塞,如果阻塞發生在腦部血管,患者很容易陷入昏迷狀態。

3有性繁殖階段(Sexual stage),瘧原蟲在紅血球內形成配子體,進而經蚊子吸食血液進入蚊子體內完成有性繁殖,再由蚊子叮咬進入新的宿主。對疾病傳播的控制主要針對的就是這一階段。

人體免疫反應

人體對瘧原蟲有一定的免疫反應。先天免疫系統可以發現病原體和受感染的細胞並加以殺死。人體還可以產生抗體來對抗瘧原蟲和受感染細胞,這些免疫反應是造成病人病理反應的部分原因。實際上,人體對瘧疾的抵抗能力是有一定效果的,瘧疾死者多為10歲以下免疫功能並不完善的兒童。然而,瘧原蟲具有一套非常複雜的遺傳系統,在宿主的免疫反應壓力下,瘧原蟲可以通過基因重組的方式迅速改變它們及所寄生細胞的表面抗原,從而使得寄生蟲在血液內不容易被根除。許多病人在病理特徵減輕後進入寄生蟲血症(Parasitaemia)階段,此時免疫系統很難完全消滅瘧原蟲,病情進入慢性期。

疫苗

研發瘧疾疫苗的難度很高,而目前已經有一些實驗中的疫苗。

傳播途徑

瘧疾通過雌性按蚊叮咬來傳播。必須指出,並非所有的蚊子都可以傳播瘧疾,大部分的蚊子對瘧原蟲具有抗性,只有按蚊屬(Anopheles spp.)下的部分種類是瘧原蟲的易受體。

惡性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

三日瘧原蟲(Plasmodium malariae)、

蛋形瘧原蟲(Plasmodium ovale)及

間日瘧原蟲(Plasmodium vivax)

瘧原蟲→紅血球→冷→紅血球破裂→熱

瘧疾第五

l瘧為病 屬少陽 寒與熱 若迴翔 日一發 亦無傷 三日作 勢猖狂 治之法 小柴方

l熱偏盛 加清涼 寒偏重 加桂薑 邪氣盛 去參良 常山入 力倍強 大虛者 獨參湯

l單寒牡 理中匡 單熱癉 白虎詳 法外法 辨微茫 消陰翳 制陽光 太僕註 慎勿忘

中醫用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
更加黃芩生薑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小柴胡湯

傷寒論

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甘草、生薑、大棗

和解少陽,疏肝和胃。
治傷寒中風少陽證,往來寒熱,胸脅痞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腹中痛,或脅下痛,或渴,或欬,或利或悸,小便不利,口苦耳聾,脈弦,或汗後餘熱不解,及春月時嗽瘧發寒熱婦人傷寒熱入血室。

治太陽穴頭痛→小柴胡湯+川芎

往來寒熱→不明熱unknown fever←經絡留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瀉無根浮游之火(李時珍)→小柴胡湯+元蔘(玄蔘)

B肝→長期吃小柴胡湯←日本報導吃小柴胡湯造成間質性肺炎主因藥材用本地三島柴胡、生半夏所致。

柴胡

和解退熱 , 疏肝解郁。

治肝氣不舒與抑鬱。

柴胡

【別  名】:又名北柴胡、才胡、芘胡。柴胡其苗嫩可茹,苗稱為茹草,老則採而為柴,故其根名柴胡。

【歷  史】:以芘胡的原名收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

【基  原】:柴胡是繖形科植物的乾燥根。根據 2004 年出版的《中華中藥典》記載,本品是繖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

【產  地】:依產地分類,有北柴胡、興安柴胡、竹柴胡、三島柴胡等。另有,南柴胡類狹葉柴胡的乾燥根。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心、肝、三焦、膽四經。

【傳統藥效】:柴胡是解表的藥物,用於解表退熱,又是疏肝諸藥的向導,是治肝氣鬱結的主要用藥。

【藥理作用】: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中一種常見且重要的病徵,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無有效的西藥可治療肝纖維化。我國傳統中醫藥如小柴胡湯、丹蔘等,在肝病的臨床治療上已有悠久歷史,近年來掀起一股針對肝病的中草藥研究開發風氣。

藥名

性味

歸經

功能

用量

柴胡
Bupleurum

苦、辛,微寒

肝、膽

1.和解退熱:傷寒邪在少陽經(小柴胡湯,柴葛解肌湯)
2.
疏肝解鬱:肝鬱氣滯之證(柴胡疏肝散)
3.
升舉陽氣:氣虛下陷諸證(補中益氣湯)
柴胡有發表升陽作用,善治往來寒熱,又能疏肝解鬱。

1-2

銀柴胡

甘,微寒

肝、胃

退虛熱,清疳熱:陰虛發熱;骨蒸盜汗(清骨散);小兒疳熱外感風寒,血虛無熱者忌用。
銀柴胡與柴胡,均能退熱,不同的是,銀柴胡功能涼血除蒸,退虛熱,除疳熱,略兼益陰,善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及小兒疳熱等證,多以虛熱為治,而柴胡功能發表退熱,善治邪在足少陽膽經往來寒熱,外感高熱及瘧疾寒熱等證,多以實熱為治,此外柴胡又能疏肝解鬱,升舉清陽,而銀柴胡則不具。

1-2

熱偏盛 加清涼

柴胡白虎湯

熱多寒少,但熱不寒定時發作

寒偏重 加桂薑

柴胡桂枝湯

寒多熱少,但寒不熱定時發作

邪氣盛 去參良

人參→五加科

改用黨蔘→桔梗科

常山入 力倍強

常山苗、蜀漆

大虛者 獨參湯

單寒牡 理中匡

牡→瘧多寒不熱

四君子湯去茯苓改乾薑

單熱癉 白虎詳

癉→瘧熱而不寒

◎拉肚子 不可用理中湯改葛根芩連湯

◎手腳冰冷 理中湯+桂枝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

柴胡桂枝乾薑湯,瓜蔞芩草牡蠣襄;
小便不利胸脅痛,寒熱心煩服之康。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柴胡桂薑湯

傷寒論

柴胡、桂枝、乾薑、黃芩、天花粉、牡蠣、甘草

和解少揚、散寒截瘧

柴胡桂枝湯

傷寒論

柴胡、半夏、桂枝、白芍、黃芩、人參、大棗、甘草、甘草

柴胡湯及桂枝湯之合方,治體質虛弱之感冒、流行性感冒、肋膜炎、胃痛、胃潰瘍、肝炎、腎炎。

柴胡劫瘧飲

醫宗金鑑

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常山、烏梅、檳榔、桃仁、生薑、大棗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傷寒論

柴胡、半夏、茯苓、桂枝、黃芩、大棗、乾薑、人參、 龍骨、牡蠣、大黃

清熱降逆,鎮驚祛痰。為調和氣血和解內外,鎮靜安神劑。

柴胡加芒硝湯

柴胡、半夏、人參、甘草、生薑、芒硝

柴枳半夏湯

醫學入門

柴胡、黃芩、半夏、瓜蔞、芍藥、枳殼、桔梗、甘草、生薑、大棗

柴葛解肌湯

陶華方

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黃芩、石膏、白芍、甘草、桔梗、生薑、大棗

發汗、解熱、鎮痛之劑。

柴胡疏肝湯

金匱翼

柴胡、陳皮、川芎、赤芍、枳殼、香附、甘草

乙字湯

大黃、柴胡、升麻、甘草、黃芩、當歸

適應症:痔核疼痛、肛門裂傷、痔出血、習慣性便秘、脫肛之初期輕症者。

加味逍遙散

和劑局方

當歸、白芍、白朮、茯苓、柴胡、甘草、乾薑、薄荷葉、牡丹皮、山梔子

治身體虛弱者的肝功能障礙及婦女生理所容易發生的各種神經症疾患,或更年期障礙等症狀。

逍遙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柴胡、當歸、白芍、白朮、茯苓、炙甘草、煨薑、薄荷

疏肝解鬱、養血健脾

調中益氣湯

脾胃論

黃耆、人參、甘草、蒼朮、柴胡、陳皮、升麻、木香

藥名

性味

歸經

功能

用量

人參

甘、微苦,微溫

脾、肺

1.大補元氣:氣虛欲脫,脈微欲絕證(獨參湯,參附湯,生脈散,兩儀膏)
2.
補脾益肺:脾氣虧虛症(參朮膏,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補中益氣湯),肺氣虛弱證(人參蛤蚧散,人參胡桃湯)
3.
生津止渴:氣津兩傷之口渴證(白虎加人參湯),消渴證
4.
安神增智:氣血雙虧神志失養諸症(歸脾湯,天王補心丹,令人不忘方) 血虛萎黃(參歸湯,八珍湯),陽痿(人參鹿茸丸,參茸衛生丸),同解表,攻裡等去邪藥同用,扶正去邪(人參敗毒散,黃龍湯)

2-3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獨參湯

景岳全書

人參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理中湯

傷寒論

人參、白朮、乾薑、甘草

溫中祛寒、補氣健脾,適用於虛寒症體質,胃腸虛弱

桂附理中湯

驗方

肉桂、附子、乾薑、人參、白朮、甘草

白虎湯

白虎湯清氣分熱,石膏知母草米協。

白虎加人參湯

熱渴汗出兼氣虛,白虎加參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湯

身熱欲嘔骨節痛,加入桂枝疏經脈。

白虎加蒼朮湯

濕溫身重汗出多,方加蒼朮濕熱減。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白虎湯

傷寒論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

清熱生津,用治大熱、大渴、大汗、脈大有力等為主

白虎加人參湯

傷寒論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參

清熱生津益氣,多用於治發熱不退、汗出過多、惡寒、大渴引飲、元氣津液兩傷、脈洪大等症狀。

白虎加桂枝湯

金匱要略

知母、石膏、甘草、粳米、桂枝

人參白虎湯

知母、石膏、甘草、人參、粳米

◎防風→散肌表八風之邪,利周身百節之痛

玉屏風散(預防感冒)+蒼耳子散→專治過敏性鼻炎及小兒服西藥過多冒冷汗

玉屏風散

玉屏組合少而精,耆朮防風鼎足形;
表虛汗多易感冒,固衛斂汗效特靈。

玉屏風散

金匱要略(世醫得效方)

黃耆1、白朮1、防風1

益氣健脾,固表止汗

玉泉丸

本事方

葛根、甘草、麥冬、天花粉、人參、生黃耆、茯苓、炙黃耆、烏梅

生津止渴、益氣養陰

◎荊芥→瘡瘍透疹

苦荊散←苦蔘根+荊芥→專治皮膚疹養

風病、瀉病、瘡家要藥

產後風寒要藥

產後感冒風寒→月內風(長期頭痛,早老)

防風

袪風解表 , 除濕止痛。

治寒濕頭痛 , 骨節痛。

生薑

溫中止嘔 , 溫肺止咳。

治風寒咳嗽痰多降逆。

蒼耳子

散風濕 , 通鼻竅 , 止痹。

治療慢性鼻炎

槐花

涼血止血 , 清肝瀉火。

瀉火及降血壓宜生用。

麥芽

消食和中 , 回乳。

治食積停滯 , 婦女斷乳。

1.發散風寒藥:

藥名

性味

歸經

功能

用量

麻黃
Ephedra

辛、微苦,溫

肺、膀胱

1.發汗解表:外感風寒表實證(麻黃湯)
2.
平喘止咳:風寒外束、肺氣壅遏喘咳證(三拗湯,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
3.
利水消腫:水腫兼有表證(越婢加朮湯)
4.
溫散寒邪:風濕痹痛(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陰疽證(陽和湯)
生用發汗力強,蜜炙發汗力弱,有潤肺之功,故發汗解表生用,平喘止咳多炙用,本品發汗開肺之力較強,故用量不宜過大,對素體虛弱,表虛自汗及陰虛汗,喘咳由於腎不納氣者,均應忌服。

1

桂枝
Cinnamon Twigs

辛、甘、溫

心、肺、膀胱

1.發汗解表:風寒表虛證(桂枝湯);風寒表實證(麻黃湯);風寒濕痹證(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
2.
溫經通陽:痰飲證(苓桂朮甘湯);水腫及小便不利證(五苓散);胸痹心悸(枳實薤白桂枝湯,炙甘草湯);月經不調;經閉;痛經(溫經湯);癥瘕(桂枝茯苓丸)等證。
本品辛溫助熱,易傷陰動血,凡溫熱病及陰虛陽盛,血熱妄行諸證均忌用。

1

紫蘇葉
Perilla

辛,溫

肺、脾

1.發表散寒:外感風寒證(杏蘇散,香蘇散)
2.
行氣寬中:脾胃氣滯證(藿香正氣散)
3.
安胎:胎動不安證
4.
解魚蟹毒:魚蟹毒引起的腹痛吐瀉證
本品辛散耗氣,對溫病或氣虛表虛者忌服。

1

蘇梗

辛、甘,微溫

肺、脾、胃

寬胸利膈、順氣安胎:胸腹氣滯,痞悶作脹及胎動不安,腹脅脹痛

生薑
Ginger (Fresh)

辛,微溫

肺、脾

1.發汗解表:外感風寒表證(桂枝湯)
2.
溫中止嘔:胃寒嘔吐證(小半夏湯)
3.
溫肺止咳:風寒咳嗽痰多證(杏蘇散,止嗽散)
4.
解毒:解魚蟹及半夏、南星毒。
本品為辛溫發散之物,故對表虛自汗及陰虛內熱,或熱盛之證均應忌用。

1

生薑皮

辛、涼

和中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五皮散)

香薷
Elsholtzia

辛,微溫

肺、胃

1.發汗解表:暑季乘涼外感風寒證(香薷散)
2.
和中化濕:夏季飲冷內傷於濕證(香薷散)
3.
利水消腫:水腫小便不利證(香薷朮丸)
發汗解暑宜水煎涼服,利水消腫宜丸服,汗多表虛者忌服。

1

荊芥
Schizonepeta

辛,微溫

肺、肝

1.祛風解表:外感風寒或風熱證(荊防敗毒散,銀翹散)
2.
祛風止癢:產後冒風發痙證(華佗愈風散)
3.
祛風透疹:麻疹透發不暢;風疹瘙癢證(竹葉柳蒡湯)
4.
療瘡:瘡瘍初起兼有表證(牛蒡解肌湯)
5.
炒炭止血:吐,,尿(小薊飲子),便(槐花散)諸種出血及崩漏證(膠艾湯)
無汗生用,有汗炒用,止血炒炭,無風邪或表虛有汗者,皆不宜服,並不宜久煎。

1

防風
Siler

辛、甘,微溫

膀胱、肝、脾

1.祛風解表: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風疹瘙癢證
2.
勝濕止痛:風寒濕痹證(蠲痹湯)
3.
解痙:破傷風抽搐痙攣證(玉真散)
發表當生用,止血宜砂炭,凡陰虛火旺,血虛發痙及無風寒濕邪者不宜服。

2

羌活

辛、苦、溫

膀胱、腎

1.解表散寒:外感風寒或挾濕之頭身痛證(九味羌活湯)
2.
祛風勝濕止痛:風寒濕痹證(蠲痹湯)
血虛痹痛忌服,或加補血藥。

1

白芷
Angelica

辛,溫

肺、胃、脾

1.祛風除濕通竅止痛:外感風邪,頭痛,眉稜骨痛,牙痛,鼻淵(九味羌活湯,都梁丸,川芎茶調散,蒼耳散),風濕痹痛,皮膚風濕瘙癢,婦女白帶過多
2.
消腫排膿:瘡瘍腫毒(仙方活命飲)
陰虛血熱者忌服,癰疽潰後宜漸減去。

1-3

蒿本

辛、溫

膀胱

1.發表散寒:外感風寒頭痛證
2.
祛風勝濕止痛:風寒濕痹痛證
血虛頭痛及熱證忌用。

1

蒼耳子
Xanthium

辛、苦,溫。有毒

肺、肝

散風濕,通鼻竅,止痛:鼻淵或風寒頭痛(蒼耳散);風濕痹痛;風疹濕疹。本品有毒,過量易引起嘔吐,腹痛,腹瀉等,可加生甘草。

辛夷
Magnolia Flower

辛,溫

肺、胃

1.散風寒:風寒表證
2.
通鼻竅:鼻淵證
陰虛火旺者忌服。

蔥白
Allium

辛、溫

肺、胃

1.發汗解表:感冒風寒輕證(蔥豉湯)
2.
散寒通陽:陰盛格陽證(白通湯)
3.
解毒散結:瘡癰疔毒

1

胡荽

辛、溫

肺、胃

1.發汗透疹:麻疹透發不暢
2.
消食下氣:開胃;調味

檉柳

辛、甘、溫

肺、胃、心

1.發汗透疹:麻疹透發不暢(竹葉柳蒡湯)
2.
發散風熱藥(清熱藥應中病即止)

◎槐花

槐花

涼血止血 , 清肝瀉火。

瀉火及降血壓宜生用。

槐花

【別  名】:也就是槐樹的花,稱為槐花或槐花米,未熟的花蕾稱槐米,乾燥果實稱槐角。

【歷  史】: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槐花名稱見於宋代《嘉祐本草》,本品黃綠色,形如米粒大,浸水中,水染成鮮黃色。

【基  原】:本品是由豆科植物槐樹的未開放花蕾乾燥而得。

【產  地】: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歸肝、大腸二經。

【傳統藥效】:具有涼血、止血、清熱等作用。

【藥理作用】:槐花是傳統中藥的一種,它被認為具有涼血藥作用,因此臨床上使用它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特別是痔瘡出血。許多的研究已指出槐花含有 rutin quercetinrutin 是血管補強劑,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透過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正常的彈性,用於高血壓、腦溢血、血壓異常亢進及出血症的治療及預防。

藥名

性味

歸經

功能

用量

槐花

苦、微寒

肝、大腸

1.涼血止血:便血,痔血,尿血,崩漏,咯血,衄血等證(槐花散,槐香散)
2.
清肝瀉火:肝熱目赤、頭脹頭痛、眩暈
涼血瀉火及降血壓宜生用,要屬於熱證的,跟肝濕熱有關的才可以,止血宜用槐花炭或炒槐花,本品苦寒,有敗胃傷陽之弊,脾胃虛寒者慎用,生用能降血壓及降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能保持毛細血管的正常抵抗力,故近年臨床常用於高血壓病,但限於熱證的高血壓.

2-3

槐花散

槐花散治陽風血,芥穗枳殼側柏葉;
等分為末米湯下,涼血疏風又清熱。

槐角丸

槐角丸有地榆防,當歸黃芩枳殼匡;
血熱得涼自可止,擅治腸風又脫肛。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消痔丸

瘍醫大全

當歸、黃芩、地龍、枳殼、秦艽、防風、赤芍、蒼朮、大黃、槐花、生地黃、金銀花

祛風清熱、消炎、解毒、活血止痛

槐花散

本事方

槐花、側柏葉(施老師方加荊芥、枳殼)

清腸止血,疏風利氣;治痔瘡(Hermorroid)下血、便血、直腸瘜肉出血

偏方:木瓜+鹽連吃二顆

大腸癌→日本樂適舒

麻杏甘石湯+定喘丹→氣喘良方

西藥止咳用Opium Tincture黑藥水Noscopine→冷氣喘變熱喘

◎羌活→上半身背痛

羌活勝濕湯、小陷胸湯、柴陷湯

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草獨芎,蔓荊蒿本加防風;
濕邪在表頭腰痛,發汗升陽經絡通。

蠲痺湯

蠲痺湯治風濕痺,羌防歸芍併黃耆;
薑黃甘草薑煎服,體痛筋攣一併祛。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半蔞,寬胸開結滌痰優;
膈上熱痰痞滿痛,舌苔黃膩脈浮滑。

柴胡陷胸湯

柴胡陷胸小柴胡,更把參草棗剔除;
加入枳桔連瓜蔞,寒熱消退胸悶舒。

劑名

出處

成份

功用

羌活勝濕湯

脾胃論

羌活、獨活、甘草、蒿本、防風、蔓荊子、川芎 寒加附子 濕加蒼朮

祛風濕,止疼痛。適用於治寒濕邪在表。

羌活勝濕湯

內外科辨惑論

羌活、獨活、蒿本、川芎、炙甘草、蔓荊子

袪風勝濕

柴陷湯

沈氏尊生書

半夏、栝蔞仁、柴胡、黃連、黃芩、人參、甘草、生薑、大棗

小陷胸湯、小柴胡湯等變化而成。疏肝利膽,清泄濕熱。治寒熱往來,嘔噁胸膈脹悶,按之即痛、苦口、舌苔黃、呼吸急促,痰涎黃稠,微帶黑色者。

小陷胸湯

傷寒論

黃連、半夏、栝蔞

清熱化痰,寬胸散結

◎生薑

◎蔥白

蔥豉湯(蔥白+淡豆豉)→鼻清流不停

◎胡荽

止癢方→胡荽+蜂蜜 或胡荽+米酒

◎蒼耳子→恰查某

肺腺癌

瓜簍貝母散→用浙貝(象貝→沒補肺作用)

川貝=珠貝+粉光蔘→補肺急調養氣喘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